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耶~ 我沒有躲後面裝菁英, 這不就很坦蕩蕩嗎?
我不是談啥議題, 就說會發生的事情, 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先撐不住那句有點半開玩笑的, 但說的也是真實的邏輯而已.

策略不良: 你一直著重在就是供電, 我前面寫了四大項, 也提了衛星式概念.
簡單說一個是從現有理解去思考, 一個從未來可以有的理解去思考而已.
說過我讀這類專科, 從24年前就有著墨過了.

台灣要慢慢重整了, 如果要永續一點, 發電也要分散開來, 北到南, 西到東.
而且每區都要混合式, 這解決兩個問題, 傳輸與風險 (還可以更適度調節).
這兩個問題還可以延伸.

光水電/火力/核能/風力, 其實都還是推動渦輪 (除了太陽能).
這個就需要發電專科了來思考如何更進一步, 我擅長的是規劃.
太陽能沒什麼不好, 問題在於是屋頂最好用, 問題是怎麼吸引人去設置.

你要愛台灣, 除了先排除異己之外, 要先思考什麼對台灣是好.
因為我還住這裡, 還是公民, 所以很公民義務的告訴你, 決策很重要.
台灣很小, 其實很好布局改善的.

問題, 還是在人.

PS. 不要再講融合或裂開..........你不如講沉下去............ 外洩都不太可能了.
天災更不是問題, 問題是人禍, 不是執行端.

其實不光是決策的人, 居住的所有人其實都要再教育, 生活方式都要改變.
至於產業, 我很樂見有能力改變的人出來, 不過可能性不高, 鄉愿太沉重了.

歐洲做得比較好, 可以多參考.
舊 2021-02-24, 02:24 PM #1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