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離職前最後2年多訓練了新人, 2個自立門戶, 1個最後去了外商.
接下來可能還有2批, 至今第3批, 據我了解, 他們能接觸的工作與機會越來越少.
更少能夠像我們第一線這樣磨練的機會. (不同時代, 不同機會)
意思是說: 留在台灣, 不想練的人可以避開無所謂, 想要磨練的人機會越來越少.
因為整體的意志屬於偏安了.
活到現在, 我必須很認真的告訴你, 人生走的路, 與選擇跟機運有關.
而這兩者, 會跟環境有關.
你講出那篇話, 是因為你覺得300W+職階可以有話語權.
只是在我感覺並不是如此, 換我的話來回答你, 500+也不能定論.
這裡討論的是工作上能發揮多少, 能做多少事情, 而不是收入與職階.
===
大學畢業而已, 後來想進修被公司擋下來, 種下了離職的心.
職有陸續部分進修, 學歷整體而言並沒有上升到碩士.
===
你還在用條件論, 這錯很大!
我見過最厲害的一個倉管, 是軍職退, 非常有系統後勤頭腦的人.
什麼學士/碩士/MBA/年薪不論多少, 都還沒看過比他厲害的.
可惜, 有志不能伸; 很快就被壓制, 打了回票, 鬱鬱而退.
(我個人猜想他在軍中也是如此而退下來的)
我是一個愛胡思亂想的人, 連倉管都會去注意.
因為好奇的是他為何能把某些特定的事情做得特別好.
而不是他的條件或職位或職屬, 倉管也是一門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