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wift
這當然是中性的,原因很簡單,也是麻煩你回去看前面的討論,從來都沒有貶低別人的意思,那當然是中性詞語
如果你說不是中性,那請問為什麼你不覺得是?
依照你前面一樣的說法,你說不禮貌也不恰當,晉見不是中性詞語,似乎也是你自己去定義它的
為什麼?不要忘了,你一開始這樣說:
後來還有
再挑一個
所以這顯然也是你覺得,我當然也可以「我覺得」,因此我建議還是回來好好討論為什麼你覺得不行?退一步說,如果你認為我都是「我覺得」,那也無妨,既然你也是「我覺得」,那就來好好討論為什麼晉見不好,也許就不用在「你覺得」、「我覺得」上面打轉
我瞭解你的意思,但它意思很簡單,晉見僅是描述下級拜訪上級,不需要限定只有下級來自謙用
美國總統和外交使節根本不一樣
如果覲見是皇帝才能用,很顯然代表是皇帝對於臣下有絕對的宰制
那晉見也是一樣...
|
引用:
作者Swift
還是整理一下
既然你是說「下」對「上」會用「晉見」,你認為自己說「外人來晉見」不妥
這樣的意思應該是因為,我們自己說晉見,就是把對方視為「下」,這樣不妥
但我要說的是,這裡的上下,僅是職位上的上與下,不是人格地位上的上與下
因此為什麼你會認為不妥,代表你認為別人使用這個詞語,等同要把對方的人格地位降低
不過,既然晉見本身只是進與見,再者大多數人也沒有用晉見,就是心理上認為對方人格地位低,因此我認為可以使用
如果你我之間有什麼沒辦法彼此同意的關鍵點。我想在於是否主觀的認定使用這個詞語就是暗示雙方的人格地位高低
如果是這樣,那我倒是可以理解為何你我很難有一致的看法
|
你一直在重複一樣的話,說實在的,有點懶地回了∼
一、有「上」、「下」之分就不會是中性的,這麼簡單的道理真的很難懂嗎?
會面、見面、會談、訪問....這才是中性的詞彙。
二、美國總統和外交使節當然不一樣,但都不是我國人,所以同樣不該適用此作業要點。
事實上,就算不是他國總統或外交使節我也認為我們不該自稱這個詞。
例如比爾蓋茲來台,媒體或官員稱比爾蓋茲來台「晉見」我國總統,我也認為不禮貌也不恰當。
三、即使不是你所謂的「絕對的宰制」,「晉見」仍然是下對上(不管哪一方面--這前面也講過了)才會用,所以也不應「自稱」對方來晉見。畢竟自稱對方來晉見,就是置對方於下位,而事實上,對方只是他國總統的下屬,而不是我國總統的下屬;
而對方當然可以自謙是前來晉見,就好像你跟不熟的人(年紀相仿)講話時,可以自稱「弟」,但不熟的對方稱你為「弟」,那就不禮貌也不恰當了。
四、前面也講過了,這裡所謂的「晉見」中的「晉」,絕對不只是「進」、「前往」。
否則總統去醫院「晉見」受傷官兵,或是去罹難人士家裡「晉見」家屬,不就早該司空見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