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加壓馬達跟抽水馬達不一樣,建議不要超過需求太高。
抽水馬達比較沒有管路壓力問題,所以大馬達抽水比較快,
但是加壓馬達要考慮管路以及各個末端的承受壓力問題,
加壓馬達,在加壓的瞬間,會對管路造成一定的衝擊。
加壓馬達大概有三種控制模式,水流、持壓、恆壓。
水流式在沒用水的狀況下,馬達不會啟動,管路就是一般水壓,
持壓則是設定一個加壓區間,比如說3-5公斤的水壓,
低於3公斤啟動,高於5公斤停止,通常這種的會附帶一顆壓力桶,
裡面打高壓空氣,協助持壓並做緩衝用,降低馬達啟動瞬間的高壓
對管路的衝擊,並降低馬達起停的頻率。如果馬達常常不正常的
短時間起停,有時候是這棵壓力桶裡面的高壓空氣漏掉了,重灌
或換新的壓力桶就好了。
恆壓的加壓馬達比較貴,因為需要額外的電子控制單元,
加壓的水壓可以比較穩定,大都設定為緩啟動,
對水路的瞬間衝擊也比較小,但是管路還是處於高壓狀態。
水流控制可以跟持壓或橫壓複合作用,但好像比較少見到。
恆壓的加壓馬達比較常見的大概就是葛蘭富那顆熱水器加壓馬達,
小小一顆,大概才150瓦。
持壓式加壓馬達評估馬達大小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運作間隔時間,
如果馬達持續運轉而且水量夠用,這是最佳的狀況,
馬達長時間運轉,短時間停止,或持續運轉,水量稍嫌不足,是次佳。
最糟的是運轉個1、2秒停1、2秒,這狀況不是壓力桶沒壓力了,
就是馬達太大了。
液體不能壓縮,所以壓力的傳導是很直接的,
馬達的每一次啟動,都是對整個水路的一次衝擊。
基本上,水路相關的不怕壞末端,怕的是爆牆壁裡面的水管。
抽水馬達沒有封閉水路的壓力問題,而且通常運轉時間會較長,
所以用比較大的馬達沒太大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環島一週 需時22小時 全長1000公里
高速公路380公里再加上瑞濱到高雄的海岸公路
中間休息4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