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我以前寫過的老梗又可以再寫一次了:
敬拜神,原本應是「心誠則靈」,「燒香」本質上就是在非常緩慢但漸進的、像是溫水煮青蛙般的「製造空氣污染」,
臺灣在地的「本土宗教業者」,這幾十年來還是有著某種程度的「不求進步」+「故步自封」。
若臺灣在地的「本土宗教業者」「有意願」「在某些細節上」「求進步」的話,
把「實體動作」的「燒香」,改成「發射意念電波」這個概念的話,會如何呢?
講白了,一炷香再怎麼燒也「離開不了」「大氣層」,但是「電波」可以,
「電波」的傳送距離,可是「燒香」N的N次方倍!相較之下「燒香」遜斃了⋯⋯
「天上的神」不見得收得到「燒香」所傳送的訊息
(確定「天上的神」只存在於「大氣層」內的位置而已嗎?距離應該沒有這麼近吧?),
「電波」還比較有機會。
不過實務上臺灣的政府單位好像有在管制「電波的頻率」就是了?
「電波」不能被濫用,不過火腿族之類的那種好像還OK(不確定)?
(現在的臺灣是否還有「地下電台」的存在?)
若臺灣在地的「本土宗教業者」若願意更進一步的話,其實應該思考一下,
「設計研發」可以多次重複再利用的對天空「人心意念電波發射器」,來「替代」「燒香」。
「電波發射器」需要可以多次重複利用,理論上應該更環保一些。
這個「電波發射器」每年都可以在功能上有所改版的,
就像通訊設備廠商每年都在推出有新的軟硬體功能的手機那樣。
(甚至智慧型手機也可以加入替代燒香效果的電波發射功能軟硬體。)
臺灣在地的「本土宗教業者」趕快設計研發在手機或平板裝置用的 「人心意念電波發射APP」或「燒香(電子香)APP」吧!
另外現今的科技,不曉得有沒有辦法開發出,能夠「看見電波」的眼鏡?(拜拜用的周邊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