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YRENDER:
Running Time => 2m 36s (2m 30s);
x265 Benchmark 2.1.0 => 47.5 FPS (50.6 FPS);
PCMARK10 => 6336 (6229);
10500與10600K同樣使用6核心12執行緒,預設值主要差異在於時脈不同,
以上對比看起來兩者的效能落差並不大,要超頻提升效能還是能調倍頻10600K為佳,
若是一般使用或是大部分的使用環境來看,其實10500效能表現也算是相當不錯,
況且10600K在台灣市場價格比10500約高出30%,組Intel平台來看10500較為超值,
當然也有時脈更低與價格略低的10400或是沒有內顯價格再更低10400F也都相當超值。
DDR4 2666 CL15 15-15-45 1T:
AIDA64 Memory Read - 39595 MB/s;
雖然Comet Lake架構在DDR4 2666頻寬表現不錯,
Intel B460雖然價格也算是很平價,但沒有可以超頻記憶體的功能,
這應該是最為可惜的地方,希望下一代Intel中階晶片組可以開放DRAM超頻功能。
3D測試用高階顯卡MSI 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X TRIO,
3DMARK Time Spy => 9667 (9540);
UNIGINE 2:
1080P MEDIUM => 19056 (19157);
FINAL FANTASY XIV - Shadowbringers:
1920 X 1080 HIGH=> 19727 (19157);
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 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2:
1920 x 1080,畫質預設極高,內建測速分數 - 9330 (9183)。
FAR CRY 5 極地戰嚎5,將3D特效為極高模式,
1080P幀數 => 最低107、最高164、平均129 (最低96、最高162、平均122)。
10500與10600K同樣搭載B460主機板對於3D效能差異並不大,
不過本篇將DDR4 2666在參數優化後3D應會再較高一點,加上有些合理誤差內的影響,
如果沒有要超頻提升CPU與DDR4時脈的話,那麼B460搭配非K版CPU還是有很不錯的表現。
室內溫度約27度,進行i5-10500極限散熱能力測試:
運作LinX 0.7.1讓系統全速時最高溫度落在70~76度。
10500本身時脈還是比K版略低,再加上搭配塔型散熱器,
就算在很嚴苛燒機軟體LinX 0.7.1中的溫度表現還是很出色,
燒機過程中全核時脈為4.2G,遊戲時會使用依核心數不同而落在4.2~4.5G,
附上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勾選Stress CPU與Stress FPU燒機,
過程中溫度最高大約65~68度,以上2種燒機軟體的資訊作為參考。
目前台灣市場僅能看到B460GTQ,可惜尚未有本篇B460GTA,不過兩者價位差異應不會太大,
對比其他品牌B460主機板,BIOSTAR這兩款B460在供電設計、散熱模組、雙M.2並搭配散熱片,
也就是硬體用料讓CP值比較高,不過建議專屬軟體的介面與功能能更進步才會更完善。
隨著兩大CPU品牌的競爭激烈,連帶主機板價位也更為超值,2018年前實在很難想像,
這樣的價位就可以搭配到規格與效能中階等級以上的6核心12執行緒CPU與主機板。
Intel在面臨對手來勢洶洶的競爭中逐漸下放產品規格,尤其在中低階產品線更顯超值,
消費級的高階CPU市場目前由AMD佔有較多效能優勢,而個人認為中低階市場互有高下,
兩大陣營也各有自己的愛好者,希望未來能長期繼續競爭下去,推出更多更超值的平台,
相信對於消費者是一大利多,若對AMD平台有興趣的網友,先前風大也有發過AMD 3600評測,
可以翻出來做效能或規格對比,若要更新電腦就依自己的喜好與預算來選擇最合適的平台,
下一篇PC應該會測試AMD 5800X,此外筆電評測也持續在推進中,希望能提供更多的產品體驗讓網友做參考
喜歡windwithme評測文章的網友歡迎到我的
粉絲團按讚,
以便更快得知最新的測試動態,您的回文與按讚依然是我前進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