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老老濕
1975.4.5老蔣死
1979.9.22試爆
1988.1.9張憲義叛逃
小蔣病危死亡是1988.1.13
1988.1.15美國就來拆核武
他一走小蔣就死了
但是小蔣已經病躺很久了
只是在等死
簡單的看
也可以說是政治靠山已倒.另尋出路投靠美國
張憲義在1998年曾傳真給《聯合報》稱
:我們已完成蔣公和蔣總統所交付的任務
:我們有能力,但絕不製造核子武器
之後李登輝被逼向美國保證會終止核武計劃
...............................................................
如果他講的是真的
受老蔣之託研發核武
老蔣死後小蔣延續開發核武
南非跟以色列驗證設計的試爆成功
因為小蔣快死了
也不想讓核武落入台灣人民手中
如同南非白人政權在下台前
拆毀手中的核武
也不願意交給黑人政府的意思
|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YQI6YRWEU3NZY/
除此之外,美國還考量到蔣經國的健康問題。當時蔣經國已經病危,眼見大限將至,美國很擔心一旦蔣經國逝世,李登輝可能控制不了郝柏村。他們評估郝柏村的政治企圖心旺盛,在重要問題上很可能採取不合作的態度。美國不希望看到後蔣經國時代出現軍事強人,因此才會趁蔣經國還在的時候掀開問題,藉此拉下郝柏村。
但張憲義叛逃發生後,並沒有任何人員受到懲處,包括郝柏村在內,這除了蔣經國幾天後就逝世,台灣政壇出現一段空窗混亂期外,也和美方考慮到當時台灣能夠有效核武研發組織的人仍是郝柏村,需要他協助處理台灣接下來的政軍局勢,讓郝留在位置上,借重他的權威,可以好好地穩住台灣的政局與軍心。
郝柏村似乎也察覺到美方的意圖,當年丁大衛訪問臺灣時,郝柏村曾指示中科院院長葉昌桐針對張憲義的事情要以低調、淡化的方式處理,將對台美關係的衝擊減至最低。另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左右,葉昌桐、許歷農代表郝柏村訪美,和CIA與軍事相關人員會談時,他們表示已發生的張憲義事件就讓它過去吧(Let bygones be bygones.),並建議繼續加強台美之間軍事情報交流的管道。
郝柏村雖然刻意淡化張憲義叛逃事件,內心則難掩痛心、憤慨與難過。2007年出版的「教戰記」,記載1988年7月2日他主持中正理工學院應屆畢業典禮的講話。當時張憲義叛逃已有六、七個月之久,郝柏村當著中正理工學院全校師生的面前,大罵這位出身中正理工的校友,「出賣自己 、出賣國家、是一個唯利是圖受僱於外國人的間諜,一個出賣祖國的無恥漢奸!」
對於叛逃的指控,張憲義在訪談中則說:「我不曾背叛蔣經國的政策宣示,我也沒有背叛台灣百姓的福利,唯一與背叛扯得上關係的是,我背叛了郝柏村,減弱他在軍方或政治圈的影響力,讓他的氣燄被壓了下來。」
事實證明,郝柏村的實權確實因為這件事而一落千丈,後來升任國防部長又擔任行政院院長,但真正的軍權卻受到很大的衝擊。張憲義認為這應是李登輝和美國所達成的協議,他們採取「明升暗降」的方法,平順地拔除郝柏村的軍權。若郝柏村繼續控制軍權,變成所謂的軍事強人,就會凌駕於李登輝之上,李登輝不希望看到這種局面,美國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