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巫佚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40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X570平台讀取曲線算平順,平均讀取速率5848MB/s,寫入曲線在容量值約
140GB後因SLC快取耗盡而明顯降速並小波動至結束,平均寫入速率2034MB/s。




X290平台讀取曲線算平順,平均讀取速率2746MB/s,寫入曲線在容量值約
195GB後因SLC快取耗盡先降速,在550GB容量附近再降速一次,尾端出現小
幅波動,平均寫入速率1626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X570平台




X299平台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X570平台




X299平台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分別測試Zero及Mixed資料型態。

Mixed型態結果

X570平台


X299平台


Zero型態結果

X570平台


X299平台



將檔案設為200GB,寫入速率在118GB附近大幅的下墜,之後就停留在約
1500MB/s的寫入速度,SLC Cache大小應該差不多就約115~118GB,與國
外網路評測頗為接近。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

X570平台,平均讀取速率2241MB/s、平均寫入速率1038MB/s。


X299平台,平均讀取速率1506MB/s、平均寫入速率886MB/s。


32mb(Long Zone):

X570平台,平均讀取速率2227MB/s、平均寫入速率1544MB/s。


X299平台,平均讀取速率1509MB/s、平均寫入速率1209MB/s。



Inhouse Diskbench讀寫測試

X570平台,循序讀取速率5596MB/s、循序寫入速率3548MB/s。


X299平台,循序讀取速率2777MB/s、循序寫入速率2741MB/s。



Parkdale v3.02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10000MB全測
過一輪,只抓其中幾項結果。

X570平台






X299平台







PCMark 7測試:

X570平台,得分6311、原始得分數為25738。


X290平台,得分6279、原始得分數為22631。



PCMark 8測試:

X570平台,分數5089,頻寬為629MB/s。似乎這套軟體無法測出PCIe Gen4
的優勢,表現比PCIe Gen3還差很多。


X290平台,分數5099,頻寬為769MB/s。



PCMark 10測試,分為系統碟及資料碟兩種模式測試。

X570平台,系統碟分數為2815,頻寬為446MB/s。


X299平台,系統碟分數為2406,頻寬為381MB/s。


X570平台,資料碟分數為3993,頻寬593MB/s。


X299平台,資料碟分數為3233,頻寬479MB/s。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0Fill資料模式

X570平台








X299平台









隨機模式

X570平台








X299平台









官網標示保固條件為五年或600TBW,實際寫入測試發現寫入超過17TB時,
健康度才會耗損1%,換言之,若無意外980 Pro 1TB容量的總寫入量應該
可以超過1500TBW,耐寫度應無庸自疑。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4KQD4/4KQD16的讀寫速率較前一代明顯的提升,展現其研發實力,也
碾壓了之前Phison E16的優勢。
2. 連續高負載的運作溫度在不加散熱時雖偏高,短程大檔寫入也不太掉速。
3. 原廠提供的Magician軟體 v6.2,再度提供完整的應用感受,也提供
Secured Erase功能。
4. 較大的SLC Cache,有助於提升中小型檔案的讀寫效能。


缺點
1. 循序讀/寫的速率在短程測試均未達官方的標準值,期待未來2TB版的強化。
2. 連續(循序)寫入的速率在SLC Cache耗盡後的掉速,其平均速率僅1x00MB/s,
未能維持在3000MB/s以上有點讓人失望。
3. 沒散熱環境下的連續運作的最高溫度可超過攝氏80度,或許有人會介意。
4. 在X570平台,若直通CPU通道的NVMe協定,循序讀寫也達不到官方速率。
5. 在X299平台上,若不接PCH,透過轉卡接在PCIe 3.0 x16插槽上,偶發性
發生停滯當機狀態。


基本上測完後,對980 PRO的感覺就是--它是970 EVO Plus的進化版,扣除
掉MLC NAND的因素,還是覺得它沒有PRO版的基本條件。畢竟它是第一家敢
喊出讀/寫速率為7000/5000 MB/s的廠商,結果在家用環境中幾乎都沒作到。
此外,若把它當作970 EVO Plus進化版就會感覺好很多,很多效能明顯提升。


真心期望在年底若980 PRO有機會正式推出2TB容量版本時,真心提升循序
讀寫效能,還消費者一個真正的980 PRO。MLC SSD的時代眼淚已流過,總該
建立起TLC SSD世代的新旗艦吧。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舊 2020-10-22, 11:13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巫佚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