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ildboar
您提的就是有很多好評的閃點(Justice League: The Flashpoint Paradox)。
其實我覺得DC要重啟正義聯盟可以靠這部,或這種模式。
如果直接用閃點電影,只要在劇中明確告知角色名稱,
稍稍多點主要角色的畫面跟台詞,那看完這部,觀眾就會對DC角色有點瞭解了。
到時再接下來不管是要拍各英雄的獨立電影,或集合電影,
因為這部,所以觀眾不會對英雄角色陌生。
相較於漫威像拼圖市的一片一片的拚起復仇者聯盟。
DC如果用這種化整為零的方式去拍,應該也是能追得上漫威的進度。
不過,超英片到這個階段,要讓人叫好又叫座,真的是要花心思了~
|
這倒是真的,拜電影成功之賜,DC英雄被漫威英雄壓著打。
諷刺的是早年在台灣電影當中,反而是DC的英雄,超人,蝙蝠俠最為台灣觀眾熟悉,漫威英雄除了蜘蛛人之外,其他的英雄大概都沒沒無聞。
快打旋風 2轟動街機的時候,國內廠商曾經引進漫威英雄的格鬥遊戲,我只認得蜘蛛人的角色,其他角色,美國隊長,萬磁王,鳳凰女,浩克等等,全都不認識。
我當時還覺得奇怪,怎麼沒有超人或蝙蝠俠?
現在風水輪流轉,漫威英雄出頭天,復仇聯盟 2上映後,我外甥就問過我,為甚麼沒有超人?我說超人和復仇者聯盟不同家公司,湊不了對。
結果我外甥就堵我一句,你自己說的,人字輩是漫威,俠字輩是DC。
臭小鬼,吐老舅的槽,熊熊忘記超人也是人字輩的。
不只是知名度,和漫威英雄的個人特質多樣化相比,DC英雄感覺有差,鋼鐵人的我行我素,浩克的粗野狂暴,還有那兩位搞笑英雄奎爾和死侍,更別提那不知道算不算英雄的吃人英雄猛毒。
我沒看過DC的動畫有這些奇奇怪怪的英雄。
Cinemax頻道有一陣子常常播出DC動畫,有一集是DC作者群暢談創作心得,其中有一位作者提到DC英雄的特質,英雄代表人性的光明面,反派則是人性的黑暗面與反映心理層面的恐懼。
就拿美國隊長的個人特質,正義,忠貞,善良,放到DC英雄裡面做比較,除了蝙蝠俠的陰暗色調比較突出之外,其他英雄的個人特質感覺和美國隊長的光明形象一樣。
動畫只有30分鐘,不必太強調英雄的個性,電影如果也這樣做,DC想超越漫威,恐怕不容易。
也許是大成本的英雄電影養大觀眾的胃口,英雄電影沒有聲光特效的加持,好像行不通,不過,以前那一部(羅根),我覺得拍得不錯。
不是大製作,沒有大場面,純粹是以劇情為重,描述金鋼狼的最後旅程,有一種悽美的感覺,淡淡的哀傷(不是蛋蛋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