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ALA
台灣傾向美國 你就要檢討台灣人
你要不要辦個投票
若美中要讓台灣成為其中一州或一省
你的選擇會是甚麼?
多數人意志也要被你罵
不要輸不起好嗎

|
引用:
作者FLYFLY4
你設定的題目選項太少,不合理。
還是老話,我被嗆我的選項是少數也不是第一次了。
但有趣的是,前年的臺灣十個公投題目,投票前我觀察到的網路輿論,
看似我的十個選項可能都會是相對少數,但公投結束後我去查閱中選會網站看結果,
我發現我的十個選項全都落在相對多數的一方,而且其中多個公投題目還都是二比一的相對多數。
我承認我沒什麼能耐去主辦投票,但別人辦的投票,只要議題和選項合理(不是你設計的那種不合理選項),例如國家公投,我是會去投出我的一票,做出選擇。
總之,至少就前年的國家公投結果,我不是少數,我是相對多數,就議題嗆我的那些人才是相對少數。真的到國家公投的層級,我還真的不認為你的意志會是臺灣社會絕對多數人的意志。
|
想法補充:
情境假設是國家公投的層級,選項至少要有:
1.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以及周圍一些小島
2.臺灣共和國在臺澎金馬以及周圍一些小島
3.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包含臺澎金馬以及周圍一些小島
4.美國的臺灣州,包含臺澎金馬以及周圍一些小島
5.日本的臺灣地方,包含臺澎金馬以及周圍一些小島
這五種「大方向」基本上慨括了臺灣民眾大部分的政治意向。
不要叫我去主辦這種投票,我承認我沒有能耐主辦,但我身為領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老百姓,可以做到投出我的一票做出選擇。
我可以預估,其中沒有任何一個選項可以達到絕對多數,基本上相對平均。
但換個角度來看,就是臺灣民眾其實想法很多、很散。
不過我也承認,如果單純比票數多少的話,現階段的臺灣社會確實親美比例是最高、親日次之、親中共第三。但即便親美票數相對最高,依舊無法達到絕對多數足以服人的地步。
所以臺灣社會依舊耗在那邊維持現狀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