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oodpig
一項運動要強盛,基本上都要是金字塔的結構
最下層的運動人口一定要夠多,設備也要夠多
才能往上培養出足夠的頂尖人才
台灣棒球的運動人口少到可憐,以前還可以嘴看球的人多,現在連看球的人都少得可憐
可以打棒球的場地也少得可憐,這種環境你跟我說棒球是國球?棒球有多強?
繼續把頭塞進沙子裡開心就好
|
台灣的國球是贏球
國內的運動風氣真的不行
只有國際比賽贏球媒體才會報導,台灣人一窩蜂的個性個個都會變身鍵盤球迷
棒球在台灣是沒有機會的,純粹自己看爽的而已
基層打棒球,打到哪被趕到哪,打的成本太高,規則太多,都是棒球不利推廣的原因
雖然說台灣基層學校還是穩定培養,但是一到了成棒的年齡實力與國外的差距就會明顯出現
然後國內的棒球觀賞風氣始終無法穩定發展,每隔幾年就會出現大紕漏,導致基本的觀眾都維持不住
以上也是大財團始終不願意大灑幣的原因(雖然目前球隊都是大財團了,但還是遠遠不足)
國內的競爭力太差,聯盟、教練甚至轉播單位始終還在殺豬公、草創觀念
如果要問外國人對台灣職棒的看法,請等他們離開台灣再問
要說台灣棒球是扶不起的阿斗原因太多
總之自己開爽就好,實力不要探究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