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hk
區間測速那些區間的限速..有些是不是不太合理
我上次去騎182,限50....
第一次覺得要維持50以下
超難騎的..隨便都超過...
60應該比較合理
不過我不知道區間也有正負10
那天騎車一直看時速錶...
好像反而危險
|
182的部份
事實上由龍崎往內門方向的問題在於
幾乎是一路下坡
變成得一直微踩煞車
小車就算了 若是大車呢? 煞車難保不會過熱失效
你說改檔煞!? 會這樣說代表沒開過那條
坡度沒那麼大到需要檔煞 退到低一檔位時
反而要一直補油門 而一般國產四速車款
檔位轉速差距不算小 變成一補油門往前衝 一放油門又頓挫
坐的人很不舒服 開的人也很不自在
然後 還得一直看時速表!? 開車不看前面 卻看時速表
區間測速是為了安全 還是為了國庫賺錢!?
都說開車不得看手機 但一直盯著時速表...合理? 差別在哪?
再來 會開長途車的都懂 注意車況才是最累人的
本來需要注意固定測速及路邊警車就算了
什麼!?你說不超速就沒事?
別人會超速 或是有人明明就在速限內 還硬是給你踩煞車
搞得後方車輛以為前方有狀況 因此變換車道
這樣的影響 對交通有多大?
好啦 現在再多加一個區間測速 要注意的更多
卻花了更多時間在看時速表以及右腿施力 疲勞只有增加
這是好事!?
高速公路一直在宣導疲勞勿開車喔 但做的事卻加據疲勞...
最後 加上區間測速後 除了北宜以外
有"很多"其它地方的肇事率明顯降低許多的嗎?
看來並不是這樣 有的只是罰單變超級多而已
如果肇事率沒有改變 那增加一堆區間測速的意義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