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
請問現在是不是低階品牌的高容量記憶卡都會偷容量去當快取呢?
大家好
由於最近開始購買了Lexar 512GB後,
才發覺有這現象
Made in Korea代工的 會偷到=格式化後460GB
Made in Taiwan這批 則是462.8GB
寫入還會有鋸齒狀,標示80GB但實際傳輸大檔卻會一路降速到1XXKB再爬升回80MB/S這樣
意思就是切了16GB~18GB當快取還是不足以支撐實際傳輸需求...
畢竟256GB版本標示的寫入還是只有45MB/S
.
但韓國Samsung EVO Plus 512GB則是貨真價實十進位512GB=16進位476GB
速度穩定
Samsung Etreme 512GB似乎也是實力上A2 不需要多切空間當Cache
.
本來還以為挪容量去當快取的只有少數幾個廠商...
沒想到看到之前Kingston跟客戶的問與答似乎也是說十進位只有500GB是正常的?
.
其實
本來都以為買到那些容量短少的256GB跟512GB是少數廠商才偷容量
後來從一個達墨的蝦皮賣家代問原廠才知道原因
.
原來是低價卡為了求寫入速度提升(如Lexar) 求IOPS能達到A2的標準(如達墨跟科賦)
達墨的卡去年底到年初二月間的這批512GB 實際格式化都有478GB (十進位513GB)
但到了最近的新卡就變成了462.8GB(十進位491GB)
跟Lexar台廠版本一樣少
賣家問達墨才知道是修正韌體把空間挪去提升IOPS提升小檔效率...
#但這也造成賣家困擾,賣家拿478的圖給我看,但他出給我的貨是462.8GB的..
.
昨天去買了一張科賦的256GBA2 似乎也幹了一樣的鳥事..
實際16進位容量只有232GB 不是238GB...........
..
.
感覺這波低價卡 廠商都在幹這種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