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faung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34
引用:
作者Earstorm-5
我不太懂財報 (這也是為何公司想派一個有會計頭腦的助理給我).

但我懂製造生產以及前期的規劃, 當下的運轉, 後期的維護. (涵蓋蠻廣的)
這一切, 都建立一個前提: "需求."

歐美飽和, 換中國; 中國自給, 換東南亞以及其它; 現在是後者, 但也是末期.
說穿了也不複雜, 需求端沒了, 人口降低, 物資滿足, 然後呢?

當然還有很多手段: 持續大量製造, 多的丟掉或低價賣?
好笑說法, 我們追求翻桌率, 但不追求單客利潤, 更不管事後清潔整理 XD

不想說太多~ 其實早在幾年前就進入物資超前了.
從3C到糧食到房地產, 通通都是過剩的.

人力也是過剩 (整體). 但整體消費靠浪費, 依然搖搖擺擺繼續過下去~


追求的是產品的質量提升
以及人民會有限度的持續增長(每單位國民會生出超過1以上的下一代)
這不就是保險的基本概念嗎? 可惜現代青年不讀書, 只以為這些福利是壓榨年輕人XD

不持續的擴張人口以及擴張需求, 那就不可能維持現代的資本社會經濟體

這也是歪果一直提到戰後嬰兒潮的原因.....
--
其實重點一直以來只有一個, 掌握關鍵生產力(農業上的, 工業上的, 基礎原物料上的都是)
只要你能夠掌握關鍵生產力, 那就不需要受到外在的這些奇怪的剝削.... 然後就可以等著被老美制裁

如果你的市場夠大又不需要被剝削, 那印鈔國的利益何在?

看到最後, 最強的, 其實是不賣但是對方又需要你的東西; 並且你能夠擋住這個壓力....
舊 2020-04-08, 03:23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fau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