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flung
維基另外寫的
1971年聯合國大會召開前夕,由於美國預估重要問題無法成案,直言宜取雙重代表權的方法,試圖讓北京入會的同時,可以保住台北的席次。而此一議案本來經過中美多方談判,新起外交人員錢復等正候蔣中正的首肯時,沈昌煥面見蔣介石強力反對雙重代表權一案,並同蔣夫人宋美齡向蔣堅持「漢賊不兩立」的外交原則[2],使台北在公開場合猶宣達死守不讓步的立場,對於雙重代表權一案表達「最強烈的反對」。儘管台北在最後關頭已允駐聯合國外交人員為雙重代表案奔走,但限於公開立場不明,且親台的沙烏地阿拉伯駐聯代表發言過久且堅持自己的提案比阿爾巴尼亞提案或者是雙重代表權案都好,亦引他國不耐,最後在1971年聯合國大會相關投票結束、於宣布結果的前一刻,台北表明退出聯合國,接著聯合國大會公布結果,北京取得入聯合國的資格。
此事使得沈昌煥日後受多方責難,因為對於當時的中華民國來說,在...
|
假如當年中華民國以聯合國理事國之姿一開始答應給中共進去聯合國當理事國,自己卻變成普通會員國的話,甚至日後又被中共趕出聯合國的話。
如此一來,今天的新聞評論員會怎麼寫? 可以想想看
或者聯合國這事件若是現在發生的話,你會希望我們的政府一開始就說,好啊,中共要加入就給它加入啊。
這樣大家會怎麼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