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中國在考大學高考的時候,每一省戶籍考生分數不同、錄取率不同。
也就是難度不同。地獄跟天堂級……
例如如果以北大為目標,自然戶籍要在北京。
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怎敵的過人家就住羅馬?
引用:
招生傾斜現象編輯
高考按地區劃分錄取分數線的不公現象由來已久。特別是像山東、河南等生源大省,每年有許多考生的分數如果是在北京,不僅有學上,甚至還很可能讀上一所相對較好的大學,然而在這些省份,考生若是報考填志願稍有不慎,有可能連大學校門都進不了[58]。例如2008年,河南考生接近100萬(其中參與統招人數90萬),占全國1/10,一本錄取率只有4%,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尤其是部屬大學錄取率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1/4。[59]另外在成績相同的情況下,考生會因為所在戶籍不同,而被不同級別的學校錄取。[60]根據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的研究,按照現行的高考制度,以北京大學為例,各省考生考入北京大學的機率相差懸殊,若以每萬名考生中考入北京大學的人數來計算,廣東省考生的概率為1.4,而北京考生則為52.2,兩者相差近37倍。
2016年4月底,中國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了《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編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稱為促進高等教育區域和城鄉入學機會公平,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安排21萬人,其中本科14萬人,由北京、天津、江蘇等14個省(市)的公辦普通高校承擔,面向河南、廣西、貴州、甘肅等10個中西部省(區)招生。之後江蘇、湖北教育廳發出文件,表示兩省將調出招生計劃,安排到中西部省份,部分高考考生及家長認為此舉會導致省內招生計劃減少(減招)、高考錄取率下降,引發抗議。5月13日,江蘇、湖北教育廳表示省內招生計劃不會減少[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