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沒問題
問題的重點是,中國的製造成本便宜。而且另一個問題是,就算所有的勞力全部轉出中國。到別的國家,中國退回到改革開放前,其他國家中也只有印度有潛力全面取代中國。
不過,印度的勞動力行嗎?經過發展或許行,但是像印度這樣基本工業及基礎建設都有問題的國家,自力自強或被扶持都有困難。
中國有獨一無二的地緣優勢,歐亞非三大陸的聯合,北方還有俄羅斯。
南太平洋中,東南亞國協國家要發展?但是再怎麼發展也不會強過一個中國。
東協有東協的問題,整合困難。
所以我之前的留言就已經提到,中國不如就趁現在,把農業、畜牧、養殖給全面現代化,先走朝鮮路線。
讓中國先能確保戰略食物的生產。人餓不死,又有龐大的農業生產輸出就好,讓人口慢慢的向十億人縮減。
達到環境平衡及供需落差減少,再減少進口依賴。
如果市場價格好,或是發展許可,將農產品出口,這是絕對保值且能累積財富的出口...
|
中國製造業成本便宜? 多便宜? 今天還講這種話~
你騙這邊一堆台幹們不知?
人家產品線移走後 還願回來嗎? 現在有哪個國際級製造業還會往中國跳?
產業升級誰不知道? 台灣升了多久?
真的以為錢砸一砸就有?
至於人口減少~ 是必要的 但如果想不造成嚴重動亂
那可能減到你此生結束 都還沒到10億人以下~ 那還想出口什麼?
減少人口很簡單 自己搞內戰 核彈打一打 一半人口就差不多了
當中國共產黨完蛋失控時 這個目的是可以"自然達到"的~
說真的 以現在中國的鳥樣 習皇及其統治集團心態
過得了今天 混得過幾年就不錯了
還想得到未來? 真想得到那天 就不會在新疆搞集中營了~
真想永續經營這國家 對這國家有信心 家人財產往外國送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