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沒問題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5
文章: 210
引用:
作者祥風日照
前面乍一看挺像一回事的,後面就開始加工塞假資料了

1.美國大力輸出到全世界的,不是只有美元、秩序(貿易安全、諜報、對專制國家的封鎖網)
最重要的是矽谷科技業的專利與服務,金融服務與網路服務
這些都跟智慧財產權密切相關。蘋果手機從富士康海關出來,價格還不到一半,送到美國安裝好軟體,手機的價值才出現。

2.美國仍想大力發展製造業,無奈人力成本真的比較高,但軍武工業也是賺錢金雞母

3.美國每年都在跟日韓談判的,就是肉品、糧食的輸入。美國從來就是樂於輸出農產品的

4.中國只有大量對美國出超。對其他國家入超出超幾乎打平。中國從來都是輸出日用品與電子產品的,難道日用品很貴,電子產品所用的塑料不用進口?晶片不用進口?
認清一個現實:中國糧食是要大量進口的,輸出的只是人力成本、環境污染成本獲得的利潤。

5.把一切價值都算在貨品身上,這觀念是錯的。...


問題的重點是,中國的製造成本便宜。而且另一個問題是,就算所有的勞力全部轉出中國。到別的國家,中國退回到改革開放前,其他國家中也只有印度有潛力全面取代中國。
不過,印度的勞動力行嗎?經過發展或許行,但是像印度這樣基本工業及基礎建設都有問題的國家,自力自強或被扶持都有困難。

中國有獨一無二的地緣優勢,歐亞非三大陸的聯合,北方還有俄羅斯。
南太平洋中,東南亞國協國家要發展?但是再怎麼發展也不會強過一個中國。
東協有東協的問題,整合困難。

所以我之前的留言就已經提到,中國不如就趁現在,把農業、畜牧、養殖給全面現代化,先走朝鮮路線。
讓中國先能確保戰略食物的生產。人餓不死,又有龐大的農業生產輸出就好,讓人口慢慢的向十億人縮減。
達到環境平衡及供需落差減少,再減少進口依賴。
如果市場價格好,或是發展許可,將農產品出口,這是絕對保值且能累積財富的出口貿易。再透過集中調控的方式,保持現代化農業的利潤跟規模,讓多出的獲利及出口所賺到的外匯轉換到其他重點領域上。

其他的高科技研發及發展,在這麼多的人口基數下,早晚也會突破。下一個世代是5G的世代,在軟體及相關韌體及硬體,就靠中國國家的政策支撐。總之在5G這件事情上,中國不能輸。
舊 2019-08-25, 07:12 PM #230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沒問題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