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windwithme
Elite Member
 
windwithm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31
Vivid LED DJ為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提供多種顏色燈號與燈光明暗度都能調整
新增LED TYPE選項可供使用者開啟或關閉
4種模式燈號有常見的恆亮、閃爍、呼吸、音樂模式來呈現
總之讓偏好燈光變化的使用者有很高的自由度能夠搭配


AI.Fan為調整主機內CPU或系統風扇的轉速,並有4種模式供選擇
其他選單有包含硬體資訊、音效調整、硬體狀態與超頻等功能,版面美觀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AMD專屬軟體 - AMD RYZEN MASTER
經AMD多次改版軟體後,所提供的超頻或調整的功能也豐富許多
但整個頁面內好像擠太多選項,顯得字體會偏小,版面配置如能強化會更好


Ryzen 3000系列在版面與2000系列好像有些不同
若不熟悉傳統BIOS超頻介面,採用RYZEN MASTER超頻會更便利
CPU超頻會先套用設定值並在桌面上即時驗證能否穩定運作
DDR4超頻會重新開機,若無法運作則會無法進入開機畫面,需要再重置回預設值
以下是本回超頻設定,3700X全核8C16T超頻4.3GHz,1.45V
Thermaltake DDR4 3200 8GX2超頻DDR4 3800,BIOS設定1.42V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3700X
MB: BIOSTAR Racing X570GT8
DRAM: Thermaltake WaterRam RGB DDR4 3200 8GX2
VGA:PowerColor Red Devil Radeon RX 580 8GB GDDR5
SSD: Samsung PM961 256GB
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
Cooler: MSI Core Frozr XL
OS: Windows 10 64bit

3700X基礎時脈為3.6GHz,最大超頻時脈通常指單核心環境時可達4.4GHz
以下測試圖片以超頻為主,也就是上面的3700X全核3.8與DDR4 3800
測試數據後面有括號為個人另一篇將3700X預設值與DDR4 3200做對比

CINEBENCH R15
CPU => 2262 cb (2085 cb)
CPU(Single Core) => 201 cb (198 cb)


CINEBENCH R20
CPU => 5153 cb (4504 cb)
CPU(Single Core) => 497 cb (494 cb)


CPUZ 1.89.0
單線執行緒 => 530.0 (515.4)
8C16T多工執行緒 => 5703.6 (5419.1)
Fritz Chess Benchmark => 66.57 / 31954 (58.76 / 28204)


Geekbench 4
Single-Core Score => 5758 (5590)
Multi-Core Score => 35691 (33821)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1m 52s (2m 08s)
x265 Benchmark 2.1.0 => 68.37 FPS (61.38 FPS)


AMD在1月美國CES與5月底台灣Computex都採用CINEBENCH做展示
除了測試快速之外,可能也是最優化或最能發揮Ryzen效能的軟體
以上測試可以看到3700X超頻全核3.7G對於多工效能有明顯進步
單核就有點神奇了,基本上預設最大超頻時脈通常是指單核可達4.4G
那超頻全核4.3G時,在單核效能應該會低一點,但測試結果卻是4.3G較高
想起朋友先前提過,在跑PI單核時,有時會跑出差不多3.9G的數據
也許是類似的情況,希望能有單核運用時優先推出自動超頻最高核心來使用的功能

DRAM效能測試
DDR4 3800 CL18 22-22-38 1T
AIDA64 Memory Read - 52854 MB/s / Write - 30388 MB/s
(DDR4 3200 CL16 18-22-52 1T
AIDA64 Memory Read - 44277 MB/s / Write - 25545 MB/s)


X570GT8看過體質強的DRAM可以達到單通道DDR4 4866的水準
Ryzen 3000系列在記憶體控制器表現比起2000系列還要進步
同樣一款DDR4有機會再拉高1~2階以上的時脈,這點值著讚許
不過AMD也有公開資料,此回3000系列的DDR4最佳效能大約在3733
再拉高的話其實意義不大,而且有些效能表現可能會比3733還要略低
寫入效能由於此回架構由CCX為基礎架構,每一個最高可達4C8T的核心數
再由2個CCX組成1個CCD,擁有獨立傳輸通道和cIOD端Data Fabric直接連結
Ryzen 9會用到2個CCD,類似於雙通道的概念,寫入效能會比較高一些
而8C16T以下的Ryzen 3000系列在這寫入的效能就會降低許多
如果想要DDR4最佳傳輸效能,那只能選擇3900X以上或是2000系列Ryzen了..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舊 2019-08-15, 10:06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ndwithm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