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onoc
1.哪來的既定印象,新世代CPU都需要水冷?
我16核2950X就原廠推廌空冷穩穩跑而已.
2.需要PCIe Lanes卻選擇X470,X570?
X470和X570好像同樣是24條PCI-E
若是選X570,可拆分為X8X4X4的PCI-E 4.0,頻寬倍增還說得過去,
可你一開始配的是X470?
不懂你的羅輯,請問你的需要PCIe Lanes的定義為?
你實際會上哪幾張卡呢?
要PCIe Lanes多的,會上X299或X399吧?
3.今天在01上看見高手問Ryzen3000系列對unbuntu跑vm支援性不佳的疑慮,
說真的,在某些冷門特殊專業領域中,AMD支援度比較差.
X570又剛出,BIOS及系統微碼也尚未完善,
網友很難跟你說你不會遇到問題.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個純Windows的輕量級玩家,
以我的用途,同樣的錢買AMD可以買到1.4倍的效能,(ZEN+架構來說)
若是以ZEN2架構來說,搞不好可以買到1.6倍的效能.
當然買爆. (以上效能比率純粹個人感覺,不準確)
4.ZEN2...
|
關於 1 2 兩點,可能我的中文不好,不過我實在不知道哪一句讓你認為 "新世代CPU都需要水冷",可以告訴我嗎?
又我說的是 AMD 平台的進步可觀,不知道哪一句又有說到我需要的是 PCIe Lanes 多?
我們上一台美工所用的是 i7 7代、16G、SATA SSD+HDD,就如同 cdx 大所說 難不成現在還要再去組一台高階舊產品嗎?
不過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最開始的規格會選 x470 是因為當時要思考的點千頭萬緒,且加上最初始的規格已經超過預算,為了調整到預算內所以當時只簡單想到 這一台不會用 PCI4.0 的週邊,就從 x570 改為 x470 了...
3. 這個我知道,因為我們有些也會用到較特殊的國外軟體,而他們大部份都是針對 Intel 平台做優化,因此我在後面的回文中也有提到 "特殊軟體需求角色的電腦,還是依然會"委屈"使用 Intel 平台"
4. Yes,這也是我們這次要更高速電腦時會從 Intel 變成 AMD 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