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elia1830
那就只能佩服他們囉。我是不覺得政府財團哪裡有錯
有能力的財團創造就業機會,提供台灣消費者更有飛安的優質選擇,空服員不過是很容易被替代的塞子罷了,要多少有多少,西方航空公司連阿嬤、胖歐巴桑和戴眼鏡的女生都能當
資本主義期待市場供需決定一切,整體社會資源的運用才最有效率。罷工手段本來是希望能對最弱勢的勞工有所救濟,實務上卻是容易成為貴族勞工對抗資方的武器
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種種似乎出自好心的發想類似,到頭來帶來的壞處遠遠多過好處
|
你最愛的美國
2018總罷工天數 創新高
美國勞工部統計顯示,今年截至8月底,因勞資糾紛引發勞工(教師除外)總罷工的天數63.3萬天,與去年同期的44萬天相比明顯暴增。如果將今年春季的教師罷工潮算在內,總罷工天數超過200萬天,創2006年來新高。
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勞工加入工會的比例下滑,罷工活動也隨之沉寂,1,000人以上參與的大型罷工次數減少,勞資爭議件數在2009年創新低。勞資糾紛向來是在經濟繁榮時趨多,衰退時減退。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產業關係學教授柯肯(Thomas A. Kochan)指出:「勞工眼見經濟愈來愈好,自己卻沒分到一杯羹。」經濟走強照理給了勞方談判的籌碼,「幾年下來卻不是這麼回事。」
克拉克大學榮譽教授柴森(Gary Chaison)表示:「在各行各業一片榮景的時代,企業獲利倍增,工會主張應分享給勞工,也毫不避諱積極爭取。」
相較失業率跌到歷史低點,薪增漲幅卻不明顯,是激起美國罷工潮的另一主因。
勞工部數據顯示,8月民間部門非管理職勞工平均時薪,較去年同月增加2.8%,雖追平2009年以來最大年增幅,仍遠不及2000年底的4%薪資增幅,當年失業率也在目前的低點附近。
勞方罷工 要求加薪
今年2月起,西維吉尼亞州公立學校教職員數度發動罷工,取得教師加薪5%、公立學校職員保險計畫重新修訂等重大勝利。之後奧克拉荷馬州、肯塔基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北卡羅萊納州的教師也起而效尤,爭取到加薪及改革退休計畫。
9月初,西雅圖起重機操作員工會與資方達成初步協議,往後3年加薪17.8%並加碼福利,工會才結束17天的罷工行動。工會不滿資方提出的15%加薪幅度憤而罷工。
芝加哥26家飯店5,000位左右的房務員及其他員工,於9月7日串聯大罷工,提出擴大新進員工健保承保範圍等要求。代表飯店餐飲從業人員的工會United Here Local 1聲稱,飯店業者獲利創新高,應給員工更好的福利。
在美國波本威士忌大本營肯塔基州,勞倫斯堡四玫瑰(Four Roses)釀酒廠與裝瓶廠的53名工人,自9月7日起展開罷工,身兼工會領袖的釀酒廠員工羅耶提(Jeffrey Royalty)表示,勞資僵局的癥結點在新提出的病假政策,對新進員工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