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空服員並不是個可以當成終身職的行業,」一位轉任為地勤人員的前空姐這麼說。每當三、五年後,空服員與航空公司合約到期,就是他們開始思考轉業的時候。
空服員想轉業,一個原因是薪水不夠高。空服員的基本薪不高,以基本薪最高的長榮為例,大學畢業是台幣三萬零五百元。基本薪低的航空公司,甚至只有一萬五千元左右。每個月五、六萬的收入,是算上飛行加給的結果。
不利的是,即使基本薪隨著年資調高,加給的薪資仍維持原數,幾年過後,其他行業具有同樣年資的工作者,收入很快就超過空服員。
另一個理由是職業倦怠。空服員的工作內容非常機械化,熟練基本操作後,「學習曲線就停滯了,」遠航空服處處長李志熙說。
|
這是2000年的資訊,19年後,長榮空服員底薪還是3萬多。
2016本國空服員平均約32歲,外國空服員約38歲。
長榮空服員大部分低於30歲。就是吃青春飯,靠飛行加給拿各位所謂的高薪。
而且已經成立30年的航空公司,有沒有能幹到退休的空服員?!(飛25年可以退休)
為什麼外國航空公司可以?!
引用: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長榮航空並沒有任何男性空服員,我經由Instagram和一名長榮航空的男性員工證實。這名員工提到:「我不確定為何我們只聘請女性空服員。」這並不是因為長榮不小心所造成的現象。根據長榮公司簡介,長榮航空截至2018年12月31號為止,共有4389位空服員。
但性別歧視主義並不是唯一的問題。絕大部分的長榮空服員都是30歲以下。在這次事件中面對媒體發言的資深空服員也只有31歲。
根據長榮2017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長榮為公司和機組人員,在2017年聘請了1005位女性員工。其中只有一名是落在50歲以上的級距,24名落在30歲到50歲中間,剩下的980名新進人員全都是30歲以下。所以在2017年的新進女性員工中,97%是屬於30歲以下的。而在2016年時,也是97%。
|
不管罷不罷工,這些空服員按照長榮的慣例,都是會逐年汰換成新鮮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