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mon Amarth
放心!
同一批人沒在長榮討到好處.下次華航加倍奉還 
|
我看難了,我本以為這次罷工如果得逞會換長榮機師,一群瞎妹以為撿到2016那把槍,沒想到...
分析》長榮航為何不退?關鍵密碼藏在華航財報
工會與長榮航協商20幾次,陸續協調出每月保障最低飛行時數60小時及改善過勞航班等,惟就在後續八大議題上無法獲得共識,20日工會宣布罷工。
長榮航在空服員進行罷工投票及勞資協商時,不斷釋出一旦進入罷工,公司就不退讓。雙方僵持不下,罷工持久戰策略,讓工會節節敗退。
長榮航為何不願意將空服員外站津貼從每小時90元一舉提高至150元,最關鍵數字密碼是華航薪資暴增21億元。
2016年6月華航空服員罷工成功,答應將外站津貼從每小時2美元提高至5美元等要求,其中外站津貼2016年7月1日先給4元美金,2017年五一勞動節調成5元美金,答應空服員的要求至今,壓得華航財務喘不過氣。
2018年華航薪資費用(薪資費用、勞建保費用、退休金費用、其他員工福利費用)已高達215.41億元,較2015年未罷工前194.42億元,成長了10.76%,薪資費用增加了20.99億元,逼近21億元的數字,這還不包括今年2月機師罷工後的薪資增加部分。
長榮航內部勢必將華航2016年至2018年財報研讀過,並試算過若提高至150元會造成怎樣的後果,是長榮航堅持不接受外站津貼一舉提高至150元的最主要理由。
華航兩次罷工,向空服員及機師低頭,折損了兩位歷任董事長孫洪祥及何煖軒大將,其背後因素有政府介入。
長榮航董事長林寶水及總經理孫嘉明則有董事會支持,堅持不退就是長榮集團態度,長榮航講求的是企業永續經營,控制營運成本是長榮集團的強項,在不嚴重影響財務結構下的方案,長榮航是可進行調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