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elia183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不能這麼說,歐美也是經過多次經驗才有今天的狀態。

美國前陣子玩過間歇性罷工,直接讓資方妥協的。

引用:
從此以後美國各航空公司的經營人資部門在面對空服員勞資爭議的SOP,就從以前的「做掉罷工」,更改成「坐下來談到大家都滿意」。CHAOS自此成為美國航空勞動工運上的經典戰術傳唱至今。 其實航空產業幾乎已經成為當代後工業社會裡少數有能力組織罷工、與雇主爭取談判勞動條件的產業,歐洲、美國的現狀都是如此。美國的航空勞動法RLA和他的判例法理,多少會跟一般勞動法不太一樣,是因為航空業的工作特性不太一樣,勞工更具團結的條件和交涉實力,雇主也更少防禦能力(例如:無法調整營運、無法鎖廠、找替代勞力成本很高)。當然在漫長的航空勞動鬥爭史上,雇主和聯邦也透過其他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限制罷工的空間。 這次華航罷工通過投票之後,進入罷工手段的討論上,可能要考慮罷工成本的問題,全員總罷工加上拉糾察線的罷工手法影響廣泛而全面,除了資方和乘客的面向以外,對工會和罷工員工的經濟生計維持也是一大負擔,這點不能不考慮。 當然調節的方法有很多,美國的例子只是提供大家參考,優秀的工會幹部可能早有準備,算我多嘴罷了。 最重要的是「勞工要團結」,社會更底層的窮忙勞工支持空服員罷工,是因為大家對社會整體分配結構不滿已久,這種風氣就算開始普遍浮現,其他多數勞工還是沒有能力罷工跟雇主談條件,這是客觀而現實的問題(美國鐵路和航空業勞動條件很好,但其他勞工的差到不行)。我私心希望華航空服員成功,也私心希望成功以後能作為有能力與經驗的工會,去拉其他勞工一把。
看來就算是在罷工歷史悠久的歐美,罷工依然是少數勞工貴族才有辦法使用的手段,離其他一般勞工很遠⋯⋯

所以一般美國人也開始懷疑這是否是一種訴諸四海皆準的好手段吧
舊 2019-06-29, 04:40 AM #4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elia183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