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VinCentVANGO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60496597.A.CC8.html 
看起來有可能還是4c為主 
ipc可能進步不大 
gpu可能進步不少(空間變大+製程+架構+高頻率ddr4) 
			
		 | 
	
	
 
看E3跟Computex的測試
連純CPU的Zen2 同頻率對打Coffee Lake都還有些微優勢
同屬Zen2 APU的IPC,不可能進步不大吧
只是因為APU要塞一堆GPU的CU
所以一代Zen1 4C8T 2400G的Die Size
做得跟8C16T的R7 1700差不多大
卻只賣5K NTD上下
之前a000000000說過類似的話
他說若以買晶圓面積這種奇杷的思路去思考
買AMD APU其實是個蠻優質的選擇(?)
不過這次的Zen 2 Mobile APU
我也覺得4C8T 35W以內的確是個折衷的好方案
若做成4C以上的功秏可能會突破天際
對功秏斤斤計較的筆電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好事
與其做一顆只能威10秒的6C12T
還不如做個能穩定全速的4C8T
只是就不知道這次AMD的Zen2 Desktop APU
不知道會怎麼設計就是
如果仍然只有4C,就有點讓人失望了
	引用:
	
	
		| 
			
				 作者HHeLiBeBCNOFNe 
				然後回到記憶體頻寬/效能來看, 
DDR4 3200 雙通道的記憶體頻寬3.2G*128/8=51.2GB/s 
單單一個R3 2200G的8EU就快不夠用了, 
對於R5 2400G的11EU來說根本就不夠其發揮, 
導致R3 2200G 跟R5 2400G的顯示效能差不到20%, 
更別說假設性的放15/16EU的等APU........ 
既然效能沒辦法完整發揮,幹嘛還推這種型號出來討罵? 
 
然後還有待機功耗... 
ryzen 1000、2000系列的待機功耗都不是那麼漂亮... 
電晶體放越多只是更噴電而已... 
			
		 | 
	
	
 
非常同意
除非架構大改讓顯卡CU對記憶體頻寬不再那麼敏感
不然我覺得放太多CU其實是很浪費的事情
因為效能全卡在記憶體頻寬那邊
之前就有人測試過
[心得] Ryzen APU 記憶體頻率+ GPU,詳細測試 
像2400G這種APU
記憶體頻率對GPU的效能來說非常敏感
從2133Mhz到3200Mhz 效能都是一路線性上升
卻對CL值完全無感
就知道APU的GPU效能
就完全是卡在記憶體頻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