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吼吼熊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4
文章: 9
引用:
作者lifaung
國際買賣用美元計價是正確的
但是明知道要購入外國物資, 卻又不做Hedge, 但是又把生意做大了, 這種和找死差不了太多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reign_exchange_hedge

小公司的話, 由於物料是先行支付的, 也同樣會有"時間差"的利損進帳
有興趣去看看某些塑料業者在油價上漲的時候反而賺錢, 油價下跌(理論上成本變低)卻變虧


鎖也只有這一單,下一單呢?


引用:
作者lifaung
另外, 中國區域生產產品如果是"外購料"居多, 那應該看看那些台廠美廠, 這類廠商反而會產生虧損(實際上台廠美廠在大陸的自外國購入料件也沒到很多...)
對於他內地區域廠商可能殺傷力有限(大多數原物料都有替代料)

舉例來說, 半導體元件和面板業, 會額外購入且無法替代的大多數是光阻, 液晶, 濺鍍材料
但是這類成本實際上占比總成本算少的, 真正的成本是在於半導體機台和廠房的折舊Orz
這類型的計算方式會導致貶值後反而國內獲利的狀況(缺點是美元計算的GDP會很難看)


首先這有兩個層面,第一個是生產成本佔比問題。

假設是高階產業,人事成本高於成本原物料,那麼人事成本的降低可以彌補原物料的成本上升的,總體來講公司還是賺的。
但是如果屬於低階產業,人事成本低於成本原物料,那麼人事成本的降低無法彌補原物料的成本上升的,那麼公司就是虧。

目前外資在中國看重的,主要還是相對便宜的工資,影響大還是小,你說呢。

另一個更深遠的影響是風險,當一個國家的貨幣可以隨隨便便貶20%,如果我是外商,一定先撤資。
這樣種風險根本沒辦法預期,我要如何規劃,我要如何抓利潤?而且還有沒有下一次,而且是貶40%呢?
一單做了半年賺個15%,好不容易要出貨了,結果央媽直接砍20%,這樣玩個屁啊。
舊 2019-05-07, 09:13 PM #1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吼吼熊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