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clee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1,730
引用:
作者syntech0307
譯佛經大多是一人主譯,背後還有很多人協助,
文字翻譯的,看有沒有符合佛理的,
鳩摩羅什喜歡意譯,
玄奘偏好逐句譯.

其實照佛涅槃時說法,
只要文字含意符合佛理,
文字有部分差異,沒有關係.
這也可能與當時印度的情況有關,


另外就是佛經有 經藏,律藏,論藏,
論藏就是印度當時佛學家的論文,
對於當時知名法師的論述也有翻,
其中也會談到引用的佛經,
互相參照也可以確保佛理.


對於佛經到底有沒有譯錯,
我看清末民初就很盛行這樣的討論.

學生時代學過翻譯學,雖然只是皮毛,但也知翻譯的難

能譯出有七成以上符合原意,已經算不錯

基於兩者語言文化的差異,有人敢說百分百譯得精確,就是騙子

文學名著都無法做到,何況佛經?

舉個簡單例子說明,唱衰這兩個字,來自香港人的口語及習慣用語

傳到台灣,我們也學會了

政治上還常被用到,我的了解是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在議會公開批評平反對派議員

說他們唱衰香港,好像這個原因在政治語言上流行起來

可是....唱衰該怎麼翻譯成英文?才能達到百分百符合原意?

答案是沒有英文相對的詞語可以譯出來

香港官方語言有三種~普通話,廣東話,英文

因此特首在議會發言,會有英文和中文的記錄

當年就有人去查過,把哪段談話找出來,發現官方沒有把唱衰二字譯成英文,整句跳過

這就是言語的差異


不管清末民初或現代,討論佛經有沒有譯錯意義不大,不同語言譯不出來或譯錯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學佛者太執著了,既然讀到的是二手資料,何必管哪麼多,爭論哪本經說得對,又有何意義?


PS:文字含意符合佛理,誰夠權威及資格去認證?畢竟這是印度的東西,不屬於中國
舊 2019-04-21, 07:19 PM #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cle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