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syntech0307
這應該是當時的翻譯法師仔細推敲所得.
用"念"這個字可以接近原始教義.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F%B5_(%E4%BD%9B%E6%95%99)
念(巴利語:sati,梵語:smṛti),又譯為念根、繫念,佛教術語,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修行者將思想固定在某個對象上,專注的觀察它,就稱為念。以正確的方式來修習念,被稱為正念[1] (巴利文:sammā-sati,梵文:samyak-smṛti),是通往解脫的八正道之一。隨時繫念,憶持不忘,稱為隨念(巴利語:anussati),淨土法門的「念佛」即「佛隨念」。
----
但"助念"到底可靠度多少,也是個問題.
現在的"助念"的觀念一部分由地藏經來.
其實還是自己念比較實在.
西藏度亡經中,
雖說中陰可以得度,
但那也是平時就要修行,
剛死的中陰身遇到有修為的法師引導才能得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