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食品級材料其實不多,一般就那幾樣.. 
 
以矽膠來說,食品級的大多是高溫硫化,需要加熱設備,且無零售... 
常溫硫化的靠AB劑或是硬化劑進行硫化反應,多會釋放一些有害分子或是材料本身有毒性 
 
塑膠來說,常用的是食品級HDPE和PP,因為沒有零售市場所以沒有人做成熱熔膠棒式 
一般是開模用射出機來做 
 
常用在人體植入物的高分子如聚乳酸PLA,也有機會達到食品級,但是基於市場法則,不是日常常見的材料一般價格都偏高.. 
 
陶瓷與食品級玻璃也是一個方向,比起塑料更好 
業界用機器量產,當然花錢也能打樣,同樣你玩的夠大,手邊有買工具設備, 
自然也DIY做得出來, 
 
金屬類,如 不鏽鋼304,316,430,金屬鈦都有食品級 
 
問題在於以上這些一般都只有做工業量產,因為DIY市場沒有量所以沒有人生產 
如果你能設計的出合理的圖面,花錢2000-20000也是能讓工廠製作樣品 
或是你手邊有電動工具,與技術也是能手工做出樣品,只是考慮時間成本,不如花錢請工廠做更快 
 
往3D打印去找機會比較大,因為3D打印有他的泛用性與市場, 
3D打印本身也有加熱,剩下的就是打印用的素材是否合乎食品級 
素材就是上面那幾種... 
不管是哪種都不會比買新的量產品便宜.. 
 
且因為是吃下肚子的,為了健康建議買新的就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 
				Ev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