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GCVincen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引用:
作者jimmy.cho
我認識的原住民超過百位,熟識的二三十名
您認識幾位?
我認識的原住民都不覺得管制有什麼不好
對他們來說反而有特權
並且少了外來人的破壞
我說的就是慕谷慕魚,現已封山
部分登山客也是從瀧澗進去
老人家說在他還是山青的時後,揹下來的登山客太多了
他們上山打獵冬天不去,會下雪
入山前米酒香菸敬祖靈(山神),遇到不詳預兆調頭就回家
人家進去只攜帶米、鹽、菸、米酒、獵具、罐頭
登山客比他們強?

您可以跟五峰鄉、尖石鄉的居民建議,
是否要改回山地管制區。

就跟英國與歐盟一樣,脫歐與否都有好處壞處。

甘蔗沒有兩頭甜,只想得好處,不想付出代價,一般人很難做的到。
沒有登山客這個財源,管制區無法生活,必須下山打工的原住民還少嗎?
在山下功成名就以後,誰還願意回去過苦日子。

民國86還是87年的時候,台灣美術史老師帶我們到台東的布農族部落。
第一個印象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跟我老家雲林縣褒忠鄉一樣,又老
又窮。年輕人都到都市打拼,剩下老家老人顧孫子。太窮了,養不活一
家子,只有離開。離鄉背井,賺到錢,又失去多少東西?

政府的政策並不能讓部落維持下去,而是逐漸消亡。我讀高中就有原
住民同學了,聯考加分1/4還是1/3,他全家都住台北,生活習慣就和大家
一樣,他不說,沒有人會知道。寒暑假會回老家嗎?不會,老人過世就不
回去了。

布農文教基金會
是當時接待我們的單位,幫牧師娘處理電腦問題之後聊起來,晚上就寢
以後跟基金會的年輕人聊天,瞭解一些生活狀況,談未來太沉重。

基金會需要金錢維持,沒有錢,大家都得走。所以要開放開發才能吸引
觀光客。一個大學生怎麼可能有能力辦法幫助部落,老少超過一百人呢!
我唯一付出的是體力,推著一車小朋友繞著園區跑了一下午,我們當時
很開心。小朋友在我們離開的時候,問我會不會再回來,我騙他們說我會。
我知道我不會再回去。(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帶了一背包巧克力餅乾
零食,所以小朋友才會希望我再回去...)

我們的政府還停留在我們把原住民當人看的層面。看來很多人很贊同。
日治時代過去,當時很多老人家會懷念日治時代的好處,但是沒有人會希
望回到日治時代當皇民。

再說一次,想爬山就出國,現在我支持管制登山,不支持歧視原住民。
(最好能換個名子,別叫山地管制區。這是一種歧視的名稱。)
舊 2019-01-25, 10:06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GCVincen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