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xdm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
引用:
作者md959
首先要探討耕作土地面積的問題,台灣耕種土地因為財產分割的習慣,一代代傳下來都是小面積耕種。(小於1甲的耕地面積)

這種分割繼承方式註定台灣務農的人口一直流失,因為耕地面積小收穫量相對少,當投入的人力無法得到基本生存的條件時,農村人口就會往其他產業去掙錢。
最常看到的就是現在50~60歲這一輩的人,他們獲得人口紅利離開農村進入大都市的工廠。他們靠著經濟起飛那段70~80年代期間累積了相對多的財富,在大城市定居了下來。

而當時政府欠缺國土規劃,只想要快術發展工業傳出口貿易,當時台灣大量的農林業用地被轉賣、變更地目變成工廠、工業園區。
本來就算弱勢的農村子弟變賣了祖地,沒有可以耕作的農地只有往大都市求職,但沒有一技之長所以都做些粗工、捆工一直在社會底層生活著。

前些年很多人開始炒農地賣些晴耕雨讀的陶淵明夢,蓋些資材室當當假日農夫。當這些人獲得了大量的土地...

終於有人講到重點 我還以為都是廢文通篇
在丹麥 農戶想養豬 政府會給土地跟技能輔導 技術方面也有公司提供 政府給的農牧用地完全不能分割
所以丹麥養豬技術在世界市佔率首屈一指

之前08年~16年 就有人推動過 小地主 大佃農 農機補貼 試過要整合 不過成效有限

早期台灣農業是以家戶為單位 又師從日本
土地破碎化後導致農業勞動力耗損率高

台灣農業 除非進行大土改 把土地整併 溝渠重新劃設(不過這不可能 當初搞公地放領 現在還被地主黨大批鬥)
就算進行土改 農業也要用到大量淡水 等於要跟工業搶水 農產品附加價值又超低
台灣工業產品出口 就沒關稅優惠可談 不用再想到農產品出口 搞出口要有量 以台灣資源完全無法供應

就白癡政府 還在徵招年輕人(型農 小農) 雇用大量外勞進農業
現在台灣農漁產品價格 幾乎都靠島內工商業盈餘補帖運作

反過來說 台灣農業太過於興盛 會排擠工業 工業衰敗 這些農產品哪來補貼 變相搞垮台灣財政

想要農業要有發展 要改革要土改要機械化要企業化 小農做不做得到 做不到就別老是想靠農業發大財的蠢夢
台灣農業 大部份人還活在6~70年代 小農 佃農 思維
拜託台灣農漁民 認清事實
舊 2018-12-04, 04:55 PM #1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dm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