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rstorm-5
這篇很有意思, 先收下來; 我不是找退路, 而是有中國廠商的中國人主管在問我過去.
有時候不曉得實際情況, 聽起來挺美好的, 但看來也是過手就先抽走不少了啊 =.=
|
要去的話要討論, 外國人身分的話租屋可以抵稅, 這塊是否可以辦理(09-13年是可以辦理的, 可以省很多稅)
然後要討論實拿多少(因為也可能把保險類都算進去)
至於要不要去, 只能說這取決於
1. 對方老板人是否正常, 還是只想IPO股票換鈔票
2. 對方商品是否有長期的競爭力
3. 去的話是否可以和公司一起成長, 並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很重要, 和台灣相同, 保持競爭力才有搞頭, 還可以二轉到別的公司)
4. 要不要賭一個中美貿易戰, 阿共可以撐得過這七年並成功產業升級
阿陸現在碰到的問題就是我們90年代的問題, 是否要強迫大家一起產業升級
另外也要考量你的產業會不會到時候被"去產能化" (去產能也不是大問題, 和台灣一樣, 只要你是前5%照樣吃香喝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