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z6810
不要把生物體想得太簡單,
很多生物體輕易做到的,
要機械做到很難.
幾億年前昆蟲就在天上飛了,
直到今天人類還是做不出昆蟲一樣飛行能力的機器.
十幾億年生物發明了光合作用,
直到今天人類還沒發明轉換效率超過光合作用的化工製程.
更簡單一點現在有幾個機器人能玩人類常玩的雜耍特技?
這牽涉到的感知與肌肉控制生物做起來困難不高,
海狗也很會頂球,
但直到今天頂尖的波士頓動態做的機器人,
也不過就是跑個步,跳個高,
而生物在恐龍前就在跑步跳高.
|
怎麼您老愛把問題複雜化......
誰說要造出精密的仿生機器人了來玩雜耍特技了?
再說,頂物不倒的遊戲應該很多人都玩過吧!
相信有不少人小時候曾把像球棒或掃把竹竿等細長物立在指尖或掌心上玩平衡遊戲,
這會很難嗎?如果只是單純設計一個機械裝置來立起這個細長物並保持平衡,
我相信版上應該有不少人才看完問題就馬上想出解決方法了。
回到登月小艇降落的問題,您一直困在那16支反作用力噴嘴的控制上鑽牛角尖,
我都提醒您有更簡單的解決方法您卻視而不見,反而東拉西扯一堆不相關的......
NASA網站上的圖文還看不明白,那我們請SpaceX用行動來說明吧!
https://m.youtube.com/watch?v=AllaFzIPaG4
[YOUTUBE]AllaFzIPaG4[/YOUTUBE]
影片前幾分鐘的Grasshopper及Falcon 9R原型機都只用單引擎噴嘴來改變/控制姿態。
就算Falcon Heavy 實際的商業飛行,第一節火箭的返回/回收過程中,
也沒有用上太多裝在火箭上方的噴嘴來修正姿態。
https://m.youtube.com/watch?v=wbSwFU6tY1c
[YOUTUBE]wbSwFU6tY1c[/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