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上個月敝人也在大陸,山東青島。錢包預存了一些錢,但是只用來預付動車票款。我喜歡在付錢時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不是拿出手機問:你掃我?我掃你?收銀員通常盯著終端機,看到付款成功就急著結下一位顧客的帳,眼前這位長什麼模樣,大概無心也無睱去關心。
便利但是冷漠。
付現的過程則不同。拿出百元鈔,收銀員會先過一下點鈔機。「一張」。然後拿出驗鈔筆再掃一下,無誤後會說「找你XX元」。從遞零錢的雙手,你可以看出收銀員對顧客的態度,就我的觀察,臉上的笑容通常會比微信支付多那麼一點點。
這短短的交易過程,雖比行動支付要耗時,卻是一種交流。你可以趁著多出這麼幾秒的時間,和收銀員聊天,表現你的友善。從言語中,對方甚至可以猜出我是從台灣來的,接下來可以探知對方對台灣多麼好奇,哪些水果是今天剛到貨的?哪些是擱著好多天的?
從青島高新區表弟家離開,我拉著行李去搭公車,一班公車在我眼前駛去。站牌下佇著兩件行李,但沒見人。沒多久,人出現了,說「公交車剛走」。我說「看見了,那你怎麼沒上車?」「身上沒零錢,已找了朋友等送零錢過來」。
一旦行動支付成為主流,金錢就成為手機裡一串數字,自然也忘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