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x123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4
負重用揹 . 因為姿勢關係 ..... 上坡能負的重量絕對比下坡能負的重量高

上坡負太重而前腳登不上去 . 因後腳仍在支撐 . 所以可以退前腳做放棄
下坡負重行走是前腳伸出去還未探到地之時 . 後腳已經彎屈開始卸除支撐 . 已無法回頭做放棄
加上人類前行姿態為半身前俯 . 因此前腳一旦觸地將接受全身與負物的重量衝擊 . 幾無緩衝
首先遭殃的就是膝蓋 . 硬撐硬頂之下很傷
若前腳撐不住 . 人就趴下去了 ...........
以及身體重心轉換扭轉關節時 . 對膝蓋的傷害不可小看

這在工地粗工都知道的事 ....
人力運送水泥磁磚沙包上下樓 . 上樓用揹 . 用抱 . 用扛 ; 下樓用抱 . 用扛 . 不可揹
台灣古早味的用擔(扛的形式之一 . 扛基本有3種形式) . 用提 . 非洲原住民用頭頂

總之用揹的下坡下樓問題多 ........

以前的竹東挑夫每日以人力運送物資走山路到大溪上船 . 再自大溪挑物資回竹東
有能力的最大起重120斤 . 也就是72kg
全是一根扁誕兩肩挑才能負這麼重走這麼遠的山路 . 隨時可放擔休息 . 休息夠了起擔輕鬆 + 遇危險隨時卸擔
沒有人用揹的(蹲下去休息就可能站不起來了 + 遇危險以身殉職 . 跟著去)
命苦為了吃飯沒辦法 . 脊椎變形是通病 . 坐張板凳全是鴨屁股往後翹
舊 2018-07-04, 06:52 PM #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12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