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ishliker
所以有用的人感覺好像都在水面下比較多..
就等這些人出來分享一下心得感想了
dunlop不少輪胎跟同等級輪胎想比真的便宜不少
等你試過來分享一下心得吧
網路dunlop的心得分享文章真的很少
|
雖然dunlop輪胎用了那麼多,但還是沒有比較具體的比較心得可分享,
因為我是屬於試到一組胎ok就會繼續用的人,比較容易掌握輪胎特性,
我騎車開車應該算略快但不到熱血(速限+誤差10),盡可能達到速限,
能超車就超車。
機車騎了幾十年,一直到大學末期接觸到東吳機研,才知道一些輪胎資訊,
第二部機車化油悍將4v服役至今用過:
1.原廠胎:平常小心騎,遇到不長眼的可以用來故意嚇人,煞車大力點就咬死打滑,
有充裕煞車距離下利用輪胎打滑的聲音嚇人非常好用,大勝悍將貧弱的喇叭。
2.瑪吉斯初代6029:當時很多人說cp高,可是我騎得非常驚嚇,乾燥的標線
起步後輪撇輪(原車未改),下雨天我完全只敢龜龜騎。
3.bt39SS + tt91:為了小命,開始願意花多點錢換胎,這組合其實只用一次,
後來就全用tt91、92,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下雨天也比較不怕,就一直沿用至今。
第一部車是ford tierra activa:
1.原廠胎還是一樣,煞車稍微踩大力就咬死打滑,四條胎打滑的聲音相當驚人,
陽春車款沒有abs,但有四輪碟煞,缺點是煞車比輪胎利太多,容易咬死。
2.橫濱es500(印象好像是這樣,靜音胎),陽春車就是吵,這時開始注意噪音問題,
所以換了靜音胎,但這組胎讓我非常後悔,一次夜間回家時準備下交流道前方煞車,
原本距離還非常遠,天氣飄雨微濕,煞車踩下竟然很快就咬死打滑(對比原廠胎),
因為認為距離非常充裕,所以沒有即時反應,當我意識到滑行距離比原廠胎遠時
已經來不及了,生平第一次追撞,慶幸不是很嚴重,而且有保險賠對方車,自己的車
自費修理(傷到保桿、引擎蓋),立下決心即使吵還是要換抓地力好的胎,
這組胎沒等到磨完就趕快換掉了。
3.dunlop dz101、102:不同品牌車胎抓地力無法比較,既然機車常用dunlop,看到
有人分享這款胎就決定先試試,除了抓地力水準之上,胎壁支撐度夠,甚至中釘失風時
不注意還沒有明顯徵兆(後輪),排水性也不錯,缺點是容易跳花,後來都是5千保養就
順便調胎、胎壓維持38,沒有跑超過4萬公里過,比較黏的胎容易撿釘子

,
一直到這車里程33萬公里都是用這型號,後來移轉給家人開後就不管了。
輪胎、煞車,以至於懸吊...其實要互相搭配,煞車太利太早咬死輪胎(沒abs下)反而
煞車距離長,煞車系統也是要保養的,這車後期曾煞車偏滑,沒有專業協助下困擾我
許久,一直到有次我看到煞車保養的文章分享後,找到願意做保養的店家才發現前煞車
一邊活塞已經咬死,難怪煞車力道不均會偏滑,後更換整新品解決。
第二部車 國產休旅,配普利司通ep850節能胎,目前已跑3萬7胎紋還很深,換了休旅
車開車保守很多,加上新車安全配備比較齊全+四驅,不確定該輪胎極限到哪,年紀
大了也比較怕死,不過還是打算下一組換dunlop sp sport maxx 050+ 試試,不過
能不能一直用這型號必須看磨耗狀況,18吋的胎跑不到4萬公里的話我荷包也撐不住!
以上不專業心得分享,希望大家別鞭的太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