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ALA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704
引用:
作者x1013 PRO
我不是很完全贊同你的說法
商業模式和生活型態會隨著社會和時代改變
先不論24小時的配送是否合乎社會需求
但是肯定的是會增加人力
台灣很糟糕的部分是
業主不會想要增加人事成本
造成現有人員要再壓搾補齊欠缺的人力
變成高工時
或者是在不增加人事成本的前提下增加人力
這就是非典型就業人口的增加或低薪的聘請人力
一般正常邏輯來說
如果是高工時或低薪工作,會造成公司聘請人力的困難
當人力缺少時,會迫使公司增加優渥條件來聘請人員
可是在台灣
政府會幫這些業主來解套
除了法令的修改,讓業主更能減少風險成本跟合法壓搾勞工
更增加外籍勞工的引進
當低人事成本的外籍勞工補齊人力缺口時
變成本地人口失業率增加
當在地人口為了搶工作時,自然就喪失談判薪資的能力基礎
社會就持續瀰漫低薪輪迴
而公司老闆卻持續獲利中
這就是台灣的現況

PS.勞基法應該是樓地板,企業應該是要...


我沒有說錯 你也沒有說錯
若24H送貨
公司可以多請人 工作不血汗
多出的成本消費者吸收 我贊成

但是事實是
消費者不想多付錢
老闆也不想多請人
然後壓榨勞工
這樣不如讓消費者承受一點不便
讓血汗工作消失 這是我願意付出的
真的急的物品 自己去買就好
沒24H送貨前 難道我們沒辦法生活嗎?

台灣不照勞基法走的公司太多
很多人因此積非成是
我有個朋友在台南的X鋼鋼鐵公司 最近爆經營權糾紛的那間
它們就說一例一休對它們影響很大
公司成本大增
他們這十幾年土法煉鋼
公司的競爭力是靠壓榨勞工來的
台灣人很可悲
老闆不願意投資新設備改進員工工作環境
導致競爭力要靠血汗工作才能跟外國公司競爭
但是很多員工居然認同

一例一休當初的用意
要產業升級
不要靠血汗賺錢
結果企業不買單
修法因此越改越回去
這真的是不知道該說甚麼
舊 2018-02-27, 04:01 P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ALA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