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ALA
是因為民眾被養壞了
請問在沒有24H到貨時
你日子怎麼過的
時間跟乳溝一樣
擠一擠一定可以挪出時間
平日沒空買
那你可以挑你休假時要買
真的很需要 可以跟老闆告假去買
很多時候 人們就是一堆藉口
故意假日不做 挑上班日才說沒時間
除非你是住在馬祖等離島地區或是深山
不然住在都市不遠的地方
其實很少需要24H非到貨不可的貨物
就像塑膠袋
禁用之後 你自然會想其他方式來購物
前面就說了
網購太方便就像吸毒
實際上是因為人懶惰
其實送貨慢一點對多數人一點影響都沒有
少點血汗工作人人有責
不要整天只要政府幫你
人民自己也要有足夠的智慧
去抵制這類血汗工作
|
我不是很完全贊同你的說法
商業模式和生活型態會隨著社會和時代改變
先不論24小時的配送是否合乎社會需求
但是肯定的是會增加人力
台灣很糟糕的部分是
業主不會想要增加人事成本
造成現有人員要再壓搾補齊欠缺的人力
變成高工時
或者是在不增加人事成本的前提下增加人力
這就是非典型就業人口的增加或低薪的聘請人力
一般正常邏輯來說
如果是高工時或低薪工作,會造成公司聘請人力的困難
當人力缺少時,會迫使公司增加優渥條件來聘請人員
可是在台灣
政府會幫這些業主來解套
除了法令的修改,讓業主更能減少風險成本跟合法壓搾勞工
更增加外籍勞工的引進
當低人事成本的外籍勞工補齊人力缺口時
變成本地人口失業率增加
當在地人口為了搶工作時,自然就喪失談判薪資的能力基礎
社會就持續瀰漫低薪輪迴
而公司老闆卻持續獲利中
這就是台灣的現況
PS.勞基法應該是樓地板,企業應該是要優於勞基法越來越高才是
結果政府說要給企業彈性,硬把樓地板挖到地下室,可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