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upertai
----------------------------------
鮮紅花瓣是民眾對於罌粟留有的印象,其所結成的果為提煉嗎啡毒品的原料,而罌粟殼為罌粟果實乾燥後的果殼,同樣具有嗎啡成分。罌粟籽則是果實中的籽,相較於罌粟花及罌粟殼而言,所含嗎啡成分已相對低。
國外部分國家,罌粟籽是常見且可使用的香料食材,但部分國家認為食用或多量食用仍可能對人體有害。使用罌粟籽作為香料食材的國家,主要認定的使用標準為罌粟籽必須不具發芽活性。
以罌粟籽作為香料來為食材增加香氣是歐美國家常見的料理方式,罌粟籽撒於麵包上製作烘焙,也用於甜點等料理。罌粟籽在食用成分上含有高量的油脂,對歐美部分國家會視其為好的油脂來源,同時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等成分,在飲食風氣及接受度上相對於東方國家來得開放。
在加拿大地區法規則根據持有部位而有所不同,持有罌粟籽是合法的,但罌粟殼則為違法,是否能用於食品...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qIiIbziSo
[YOUTUBE]jmqIiIbziSo[/YOUTUBE]
進口罌粟調味料 不起訴
歐洲屬一般調味料
〔記者金仁晧/台北報導〕美國廠牌「味好美」生產的一款調味料Gourmet Poppy Seed含罌粟籽(見圖,翻攝McCormick官網),台北市欣臨公司前年訂購一箱,共36瓶,於基隆海關遭查獲。欣臨公司人員表示,罌粟籽在歐洲屬一般調味料,「不清楚在台灣屬列管品」,購買僅為產品測試;士林地檢署偵查後,負責人陳姓男子不起訴處分。
業者不清楚在台列管
基隆關將調味料送農委會檢測後發現,葉綠體DNA片段序列確為罌粟,但檢方調查,該款調味料屬荷蘭製,產品包裝前已經過蒸氣炊熟,種籽不具發芽能力;而罌粟籽於歐美地區被廣泛用於添加食物風味,網路上即可找到食譜。
上網可找到食譜
報關公司的譚姓職員證稱,欣臨公司過去未進口過該產品,且詢問後得知內含罌粟籽,未向當時的衛生署核備,便建議向海關申請銷毀貨品;因此,早在調味料運抵台灣前,欣臨公司就已填寫放棄書報備。檢方認為,欣臨公司並未掩飾寄送罌粟籽的舉動,且也查無租地或承租工具等栽種的前置作業,無不法犯意。
罌粟籽為罌粟之種子,形狀如腎臟,與果實、莖稈等部位相比,嗎啡等成分較少,難被用來製成鴉片;由於含油40%以上,可提煉做為食用油,但罌粟籽在台灣仍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列管的第2級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