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野口隆史
Elite Member
 
野口隆史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36
引用:
作者A10_DDT
抱歉FIREFALCON大,引用你的話~

其實我覺得大家討論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要先把其範圍、程度、階段定義清楚。

有版友舉例用一些sensor,去感測人類眼耳鼻舌身所感受不到的"來源"、"訊息"、"能量"(如X光、聲納、PM2.5偵測),再搭配後端參考數據做出反應,
這樣的電腦或系統,個人覺得這只是最初階的AI(如之前很紅的AD,土豆是電腦選的),就是一種加強型或專用型的專家系統。
所以也有版友提出以專用型、泛用型來區分,這也是一種方式。

人畢竟是肉身,其身體強度一定比不上"人類"世界的金屬物質,眼耳鼻舌的感應度也一定比不上各種感測器(不過有在"真"修行的人可不一定喔),
如果AI只是比這些的話,人類一定完敗。

所以廣義來看AI,現代幾乎人手一機的手機也是一種AI;車子上配備的ABS、TRC、ESP等各種主動、被動裝置也是一種AI,...

AI才不是這樣定義的...
現在搞AI跟五六年前搞所謂大數據是不一樣的
大數據是本來就在做,就好像你不用告訴別人你會一直呼吸
別人也不會覺得你不會呼吸,結果你現在卻照三餐跟人家說你有在呼吸的意思

而AI是被設計用來解決問題,跟未來才會發生的問題
無論是已知或未知
如果只是照設定好的情境,下去跑流程
那種從來也不叫做AI
所以ABS也不該叫做AI...

台灣人軟體實力其實不弱
但是AI這塊卻是相對較陌生的
相反的美國卻發展了五六十年

目前很多具有學習能力的聊天機器人
網路上找得到很多例子,聊天機器人發展出了所謂的意識
能講出設計他的人也猜想不到機器人會講出來的話
現在還有AI會寫程式,甚至改進自己的代碼
有的AI甚至還發展出了跟其他AI溝通的語言
中國還有聊天機器人會騙你錢
甚至出動中國政府去抄這些靠聊天機器斂財的公司
我講的不是甚麼猜想,是實際已經發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舊 2018-01-19, 10:41 A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野口隆史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