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
引用:
作者PM
透過中國大陸境內實體產品包裝的方式購買境外的保單
感覺這是香港保險公司現在的模式?
現在是想要找一個不同的管道適用第三支付?
這個肯定要錢啦我想......
看有沒有人要接, 感覺這錢也不太好賺 
|
就小弟自己瞭解, 現在都是打擦邊球用****的方式然後讓大陸人親自到香港簽單
大陸這邊的代理可能就要包食宿/交通等開銷, 畢竟這個也能拿抽成
但有些有錢人可能不願意或沒時間跑一趟那麼遠就爲了簽個保單, 所以想用包裝的方式
引用:
作者tacowave
如果是保險公司把這種問題丟給你們 簡單說就是找白手套
這個看你們背景夠不夠硬 夠硬就上 不夠硬就閃
|
公司背景的話還可以, 但有時候背景再硬還是抵不過一張紙
引用:
作者itsture
就我所知的東西來說,這種金融商品(請恕我說,保險商品,我認為也是一種金融商品)
就算美國,也是要親簽的,或是說,這客戶真的是那種VIP中的VIP
公司會親自派人去對方指定地方,去簽約處理文件等...(有錢真好,我也想有人這樣伺候XD)
回到正題,你們想搞的,根本就是當初第三方支付出現的一種金融創新
就像是支付寶之類的第三支付,剛出來時的狀況
換句話說...........你們公司後台不夠硬的話
就不用想了拉
如果連支付寶,都不能這樣付錢買保險(我是不知道大陸,能不能用支付寶買大陸保險)
你們要搞,應該是mission impossible
|
有道理, 但支付寶家大業大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被監管單位盯上, 估計他們也不敢亂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