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
這個問題似乎不只是政體
而是使這個國家維持下去,甚至富強的經濟基礎來源是什麽
土地裡已存在某種資源,人們靠挖或隨便種種就可以獲得巨大財富的話
那表示創新的必要性很小,一個不識字的孩子拿著鋤頭或圓鍬就可以成為勞動力的話
那上頭收稅的管理者根本不在意人民的知識狀態,也不用提升統治技術,只要槍桿子,根本無須華麗的說詞,費心編造藉口
這個國家自然上上下下充斥著粗暴與恐懼。
所以台灣民主化幾乎與半導體工業發展同步
憑藉知識,用沙子創造財富,所需的「原材料」涵蓋了法治、誠信與巨大的資本投入
人們首先得對政體有信心,才願意在前期投入,忍受漫長的耕耘期
中國內陸某非「經濟特定區」,就發生過炒房地產的富豪投資購物商城
希望增加店舖多樣性,對當地農民工表示店舖在前期可以免租,你們來做餐飲,項目不要重樣,質量要過關,我還願意借你們錢
結果那些小農跟富商說他們給餐館打工就好
至少工資收入一個月是一個月的錢
中國在資本、知識密集的半導體製程方面很難追上
就是大環境在尊重智慧產權與信用方面不太及格
只要失去國家機器的扶助,現有的成果一下子就會崩潰
每次都是信用危機了,才來給少數人好處,弄出一波運動式的產業
最後就是人亡政息
國家為什麽會失敗?因為少數人不用考慮大多數人的處境就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