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野口隆史
這種作法已經算是上古時代的思維
目前掌權,有這樣思維的人
多屬60歲以上的一些企業家
你說的這例子,其實這個月也發生過
amazon這個月才在自家平台
無預警下架google chromecast
google覺得莫名其妙,去問為什麼下架
amazon給出的解釋白話就是"沒為什麼"
google後來覺得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
就把youtube從amazon上下架
沒兩天,amazon就認錯了
然後google chromecast跟相關google產品才恢復上架狀態
這件事情諷刺的是
google以前也是同樣的方法搞微軟的windows phone
只是跟google的差別是
微軟並沒有一個像youtube這樣的殺手級應用
可以跟google硬幹
其實現在新的思維是有錢大家賺
搞成這樣兩敗俱傷實在一點好處都沒有
|
有錢大家賺,Amazon 的Prime TV也不支援競爭對手
這樣的思維是對的,因為是敵對公司,我們的產品是市場相互競爭對手。
你舉的例不類比目前討論主題是在於,沒有google chromecast我可以用其它產品取代
而且這項產品到處都有得賣,這裡買不到我去那裡買,價格不會有所不同。
網路不同,Internet本身已經被視為「日常所需」
它所對比的東西如「水資源」,「電」,如「大眾運輸」......你不是想換就可以換公司
今日世界,它不再是一項可有可無的「產品」,
而且他有很多「獨佔與壟斷」部分是「政府特許的行業」,你並沒有選擇或太多選擇,
於是才會有net neutrality 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