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NCK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我拿剩餘的翻車魚皮繼續做料理實驗,
買來時是切成一塊一塊的,不論大塊小塊,長、寬、高裡最短的一邊也超過2cm,
大塊的長邊則超過4cm。

我發現這東西的熱阻值很高、熱傳導係數很低,
簡單的說,就是皮塊的中心部位難以升溫或降溫,這導致處理這食材的步驟和時間都會大幅增加。

翻車魚皮有寄生蟲的可能性極高,因此不徹底加熱是不行的,
之前處理時,沒再細切就直接加熱,吃的時候內外溫度明顯不同,吃完之後腸胃有些許不適,隔天輕微腹瀉。

這次實驗是將"魚皮塊"切成最短邊介於0.8~1cm之間,(可視為厚度介於0.8~1cm之間)
冷卻至16~18度間,口感還是很接近鼻涕。
由於熱傳導係數很低,所以放在室溫下解凍的時間要很久,放置了1小時,
切的時候只有表面0.3cm左右是軟的,中間約1.5cm還是硬的。

切薄的用意是便於徹底且確實的加熱到中心部位,且能大幅降低中心部位所需的冷卻時間。

我覺得這東西應該是吃10~12度的,也就是適合夏天的食物,冬天吃這溫度的食物很要命。
舊 2017-12-05, 08:44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NCK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