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買了一些翻車魚皮回來嘗試料理,
一查資料發現蛋白質含量4%,大約是一般肉類的20~25%,營養價值頗低。
300g要價100~120元,如要營養,不如去買魚排。
清蒸完之後,來嚐嚐原味,發現口感奇差無比,超像鼻涕,
不是像海蜇皮一樣脆脆的,也沒有果凍般的咬勁。
我從70度開始測試,60度、50度 ......30度,都一樣超像鼻涕,
冷卻到16度左右是有好一點,但還是難以接受;
魚腥味十足,聞起來像是墨魚,
也難怪所有的相關料理都是低溫冷盤,而且要加大量重味道的配菜。
很多賣家標榜翻車魚皮含有膠原蛋白,但是他們不會告訴你膠原蛋白用吃的、用擦的都是100%沒用的,
人類體內的膠原蛋白100%是自行合成,
一樣的價錢拿去吃"雞蛋+奇異果",可以合成出的膠原蛋白是翻車魚皮的10幾倍。
=======膠原蛋白的相關報導,用吃的、用擦的都是100%沒用的=======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41/40253?page=2
https://www.medpartner.club/collage...synthesis-myth/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7261
翻車魚皮內似乎沒有膠質, (膠質≠膠原蛋白)
我將翻車魚皮泡水加熱至120度,冷卻後的水並沒有凝固,
這有2種可能,一是膠質分子結構被高溫破壞,二是沒有膠質或含量極低,
如果是前者,那翻車魚皮還可以去做吉利丁片;如果是後者,翻車魚皮則價值極低。
我打電話去問在漁港工作的同學,他也證實這東西毫無價值,價格很低,
只是有商人不想浪費,能賣的東西都要想辦法弄一點能沾到邊的噱頭去賣;
他聽到300g要價100~120元直說誇張、浪費錢,建議我去買台灣養殖雕魚片吃就好了。
所以,價格和功效都是炒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