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跳海人
先假設她的病況是真的....
當她自己都放棄治療(吃藥)時,旁人(家人)的包容反而成了縱容
換個角度來說,若今天這件事,會成為她必需治療(吃藥)的壓力,不也是好事一件?
如果病人自己不吃藥,那家人就該有強制的措施,而不是造成社會問題後,愛心人士就急著跳出來大談包容二字
|
如果是身心科的病人, 在這種大發作的情況下, 不是自己"放棄"治療的.
而是自己都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了, 連吃藥, 看醫生都沒辦法了.
病人自己不吃藥的問題. 試試強迫孩子吃藥看看, 家長要灌孩子吃藥都有困難了, 更何況一個大人?
而社會面對這些病人, 幹譙他, 罵他, 對他有幫助嗎? 對社會有幫助嗎? 我認為沒有...
而包容的意義, 也並非一昧忍讓, 袖手旁觀讓他失控爆炸. 而是因著知道他的狀況, 提供適當的協助, 或者相對友善的態度, 提供他能度過當下困境的機會.
至於這種鬧場, 越多人看, 通常就是會鬧得越誇張...
如果大部分的人都冷處理, 由少數有決定權的人去處理, 提供協助, 有機會處理得更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