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引用:
作者solosbye
雖然大多數人都是紅字的想法,我也是這麼想、但卻有些不同
我覺得這個觀念其實有幾個細節被忽略沒說而遭到濫用與錯誤認知
(以下用機器比喻一個公司運作跟產出,老闆們就是操作機台的工程師,管理階層相當於各單元的控制軟體,其他人則是分散各處的零件)
一、何謂健全運作?
要達到隨便換掉零件不造成任何影響當然是可能的
但這要每個零件都有很大的通用性與容錯值(少個零件也可以正常產出一段時間的設計)
實際上機器越大越不容易做到嚴格定義中的健全運作
雖然隨著機器越大,每個零件更換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二、取代的定義
取代這個說法真的很模糊
只要機器調好正常運作沒出問題
就算把工程師換成人形立牌也沒問題,這不也能算取代?
若取代出了問題,多半人的想法就會認為是換上去的零件不好
而不是原來的零件太好(除了自身的功能以外還能矯正其他零件的錯誤值)
雖然這是在零件出狀況的時候...

換人補人一定有適應期陣痛期, 就算本來那個被換掉的人很廢, 實際上機器越大, 應該要

越容易做到不依賴單一個人運作, 而是以系統的機制在管理. 一個人的職掌, 一定要有其他

人可以(部分)接替, 再加上一點訓練或磨練而能接手原先的工作者. 不免會遇到優秀的

工作者, 後來接的人做不到那麼好, 但是仍舊可讓系統運作即可, 我也認為這符合可取代.

一個軟體部門最會寫程式的人走了, 固然是一個損失, 但是這個部門還是能運作下去,

這個組織才是比較健康的狀態, 也不因一人的去留而有致命的影響.

如果能找到原因並解決, 這當然也很好, 不過對於一個組織來說, 有新血的挹注與老人的

汰換, 我不覺得是甚麼損失, 只要遴選的時候有把關就可以.
舊 2017-10-22, 10:32 A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