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bsky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864
引用:
作者沒問題
首先:當年的印花稅是拿來付英王的錢,英王要抽稅,每一筆交易都要抽,怎麼做?就是叫你先花錢,買印花。你再貼到貨物上,或是交易單據上。報關通關報稅的時候憑印花的有無來減稅或是稽核合法進口的貨物或貨物的數量。

交易不管最後是否買賣雙方有沒解約或完成成交,這筆稅費都視同已經擔保。
你再買印花的時候就已經等同納稅。

當年那有警察這種公部門?那海關及維持社會交易的商業秩序的人員薪水誰來付?當然是印花稅來付。

你解約,你的交易契約已經在立約時生效,所以英王保障的是這筆交易,解約就是交易不成立,且解約是買賣雙方的民事問題。跟英王無關。
除非你要上法院跟對方打官司,那法官會看買賣雙方的交易貨物是否有貼印花。

不需要印花的交易不屬於稅務範圍,那就是單純的民事訴訟。
若是需要印花的貨物交易,那沒有貼印花,法官有權不受理。
而在海關出口時,沒有印花的貨物,...


您說的這些東西現在關稅和營業稅就可以達成了吧?

印花稅現在已經定義自己是憑證稅了。也就是看怎麼可以把交易雙方的行為找出有 "憑證" 這件事,然後來抽稅。

目前可以確認的是,口頭契約不算憑證。符合成語所說的:「口說無憑」。但是口頭契約依然是合民法的契約,所以稅務局人員也建議,多採用電話訂購,就不用繳印花稅。
舊 2017-09-15, 10:15 PM #8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bsk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