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YFLY3
如果我的身邊某人用“明確的國語”喊著 阿拉花瓜(ㄚ ㄌㄚ ㄏㄨㄚ ㄍㄨㄚ)要做大事,我第一時間只會認為他/她是不是該要去精神科看一下醫生,這樣而已。
但如果我的身邊某人喊出”真主至大“這個意思的阿拉伯語原文的”標準發音“。或許我會覺得好像那裡怪怪的,而有些疑惑吧?
另外我也覺得,會在文字模式的網路環境寫出 ”阿拉花瓜+做大事“這樣的”“字句的留言,不用太認真看待,頂多懷疑一下對方是不是情緒太壓抑,需要發洩情緒的出口,所以寫出這些東西當作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
”阿拉花瓜“這個詞彙以中文思維本身來看,實在不是、也不應該是,一個有心認真要幹大事的人,會寫出來特別強調的詞彙。
”阿拉花瓜“這個”中文詞彙“”本身“,就是”非常不認真“的一種詞彙(至少我個人的閱讀感受是如此)。
另外我有一種“陰謀論”,我覺得會去“檢舉” ”阿拉花瓜+做大事“這樣一篇發文...
|
問題在於 你要不要賭 還是說 有樣學樣台灣可以不用去管
風起於萍末 量變引起質變
或許他是開玩笑的 或許不是 SARS流行時咳嗽也許感染 也許不是
但是為啥要去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