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大紀元2017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從媒體報導看,多數加拿大人為本國的醫療系統感到自豪。不過,根據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發表的一份調查研究報告,2016年出國求醫的加拿大人,比2015年增加了4成。
根據這份報告,去年估計有63,459名加拿大人在境外接受非急診醫療服務,加拿大的醫療系統,看起來正在使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覺得,他們必須離開這國家才能得到所需的醫療服務。10個省份中,有7個看到出國求醫的人數增多,只有紐芬蘭和拉布拉多、愛德華王子島及新不倫瑞克省出國就醫的人數減少。
出國求醫人數比例最高的是卑詩省的2.4%(全國平均是1.4%);人數最多的是安省的26,513人;出國就醫病症種類比例最高的是耳鼻咽喉科(2.1%);出國就醫病患人數最多的科目是一般性手術(9,454人)。
該研究基於對醫生的調查,以及來自加拿大衛生信息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收集到的數據。
加拿大人額外花錢出國求醫的原因不止一個,該報告特別提到在加拿大就醫等候時間長。「在2016年,患者在經過專家診斷後,可能要等10.6週,才能獲得需要的治療。這比醫生認為臨床上合理的等待時間(7.0週)長了4週。」
報告的共同作者、菲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伯利(Yanick Labrie)在一篇署名評論文章中稱,等候時間長已經成了加拿大醫療系統的特徵,其可能的後果是「病情惡化、殘疾甚至死亡」。「更及時的治療意味著更快恢復正常生活」。
等待時間長也會影響到加拿大經濟的生產力及個人賺取收入的能力。按菲沙研究所估計,全國等待手術和療治造成的工資和時間損失,每年超過17億加元(每名患者1,759美)。這是基於973,505名患者在12項專科治療中的工作日等待時間,如果加上傍晚和週末,估計的損失升至52億。
拉伯利說:「因此,如果更多病人因缺乏資源或適當的程序而決定離開加拿大,或者因為希望能夠更快恢復正常生活而出國求醫,我們都不應感到驚訝。」
|